解释:“我觉得这应该指的是工作时候和非工作时候的区别,比如说在衙门时候受伤了,就算工伤,在家手上了,就不算。”
老朱抹泪,鳄鱼的眼泪:“哎呀,看来咱比未来兔朝还好,你们在家生病受伤,咱可是要派太医去慰问的……”
至于所谓工伤补偿,他就这样含混而过了。
【那个很奇怪的伤残政策,前情提要是有个人腿上有伤。医生检查后认为,新生皮肉黏着,让它看起来很吓人,不影响生活。
明廷就愁啊,阴险小人如果乱报病情咋办?故而规定了新的伤残标准。
up看了忍不住拘泪,好惨,这是根本辞不了的工作啊!放归为民,去除工作在统治者眼里,是需要小心被你钻空子的大事勒。】
充满了资本家嘴脸的老朱:“……”
他忽然又冷静下来了:“嗯……这似乎有点苛刻了。这是朱允炆的改革!”
朱允炆:“???”
【2、选任。
前面已经讲过了苏松四地在户部任职,以及农民、市民出任吏员的事。
还有这几项。
1,明代有个举荐名目叫“人材”,类似“举孝廉”,有个“举人材”。多以“税户人材”居多。
就是那种纳税大户,小地主们。
朱允炆废除了整个“税户人材”制度,不再召?->>〉刂鞯弊约盒〉芰恕?b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181 第一八一章 (第2/2页)
又因为有个沿海地方官员认为,“人材”群体弱不禁风,不能抵抗贼人。
他不再让“人材”去当基层警察这种偏向武职的。
以前“人材”被人举报不识字,30岁以上发配充校尉(武官),30岁下继续当“人材”。现在不识字的都不要。
人材制度在科举制度兴盛后,就自然而然消失了,毕竟落榜生都一大堆。
朱允炆抛弃人材,并不是说他有多仇恨小地主们,而是他转型使用了新的补充科举的选拔法。】
老朱叹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