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也是水深火热啊,真是不负责任的统治者!还是让大明把它们都收入囊中,好好划界,免除灾祸吧!”
【,朱允炆的改革和未来明朝“巡抚”制度内在逻辑是相似的。
最后的走向也是相似的。
嘉靖年间,“巡抚”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地方最高长官。发展到晚清,偏向军事的“总督“搞起了东南互保,和朝廷saybye。大清呀,我们要自己远航了!】
锐评之王朱樉此刻发表他的重要讲话:“还是保吧,要不然,那盐稅抵完之后,田赋也要抵押了!”
朱棡说:“恐怕不是抵押田赋,是直接割地。”
朱樉摇头:“割地,割地。”
【央地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大命题,我们也在摸索的路上。其中非常重要,且完全有别于封建社会的,是落实“第一责任人”。
我们的每一级别都有明确的“一把手”,相应的,也要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
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校长是绝对逃不开责任的。
乡镇里发生了什么很恶性的凶杀案,片警们也许还能保住工作,一把手们100得连夜写辞职信,你不担责就会被上面追责。领导要负全责。】
大家:“???”
大家震惊:“这一把手在未来兔朝这么水深火热吗?”
他们不禁看向了此刻的真正的全国一把手,坐在椅子上的老朱。
朱元璋跳起来:“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哪有这种事!你这兔朝,咱懂了,你们说的那些很好的政策,自己都未必做得到,却要来说给我们听,pua我们大明的淳朴官员们!”
现在大明的官员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终极进化。
从“理解兔朝”、“想成为兔朝”,进化成了“质疑兔朝”。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这是这些年来党风建设的一大主题之一。
说实话,我们现在也不是乌托邦,如果乌托邦也不用三天两头的上党课了。
任何政策都要人去执行。
用责任感和使命感去鞭策公务员队伍尽可能少的扭曲其中的执行环节,让政策落地的更准确。
我们通过“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