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责任人责任”,把道德层面的东西落成了制度,变成我们吏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跳起来的朱元璋坐回椅子上。
从“质疑兔朝”他又变成了“理解兔朝”,突出一个转进如风。
“这话说得实在。责任、当担,缺一不可!这样想来,也不是不能学一学……”
一把手郁新、茹瑺:“……”
【管理员说:治国就是治吏。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老朱怒骂:“老百姓就算当也只会当朱元璋!支持李自成那败犬有什么意义!”
大家:“……”
郁新弱弱地说:“上面这段话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最后这个名字换……”
茹瑺狠狠踩了他一脚。
换什么,真换成朱元璋吗?拿你的脑袋换啊!
茹瑺冷静说:“我们可以把最后一句删掉去宣传。”
老朱哼哼唧唧。
【古往今来,在变法时对“吏治”认识最深刻的,摄宗的考成法不说第一吧,肯定也是最出名的。
经常有人把他和王安石放在一起对比,认为摄宗把考成法放在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他能成功,王安石会失败的最大区别。】
老朱纳闷道:“这后辈的历史水平是不是真的不行,怎么咱的好大孙和一个臣子对比起来了?非要比,和隋文帝比比,和唐太宗比比,再和咱们家老四比比,那不就比出来了吗?”
朱棣弱弱说:“爹,我是洪武旧制。”
老朱白了他一眼:“加上建文新政。”
朱柏提出一种可能性:“这边都是开国的改革。摄宗孙儿毕竟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了,祖宗之法的压力肯定很大。说不定后辈是看上了王文公(王安石)那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执着。”
郁新点头道:“这话虽不是王文公所说,但以形容王文公,却是极为恰当的。”
【朱允炆对吏治也有不少想法。
建文新政,除了“官制改革”,另一大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