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推导公式的过程他都已经写好了,因为早就考虑过要完成一篇论文,所以整个推导过程乔喻本就准备的很详尽,接下来无非就是用专业的语言把那些推导过程整合在一起。
无非就是引理、定理这些内容,证明部分基本都能直接复制黏贴。
主要就是后续关于统一几何约束参数θ的证明过程,需要现写。
好在乔喻有一整个周末来完成这篇论文。
其实当然不用这么着急,以乔喻的年纪完全不需要只争朝夕,论文早几天完成或者晚几天完成,都无所谓。
他反正也不需要评职称,更没有33的压力,退一万步说,就算世界数学界有人跟他做同样的研究,率先发表了对他来说影响其实也不大,无非是在换个课题想想。
毕竟学生阶段本就没有必须要发论文的压力。
只是乔喻的想法很简单。
这一周他没有读书,没有看论文,所以周末自然也写不出任何读书心得,周一自然也没法交给导师跟师爷爷。
当然如果他解释清楚,他相信不管是田导还是对面的师爷爷都会相信他。
但苍白的解释哪有直接把论文丢进导师跟师爷爷的邮箱有说服力?
论文先发邮箱,然后在微信上解释一句:“对不起,导师/师爷爷,上周我没有按照计划自习,所以这周没法给您发读书心得了,原因是上周我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了完善我的论文,论文已经发到您邮箱里了。”
乔喻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明白一个道理,行动要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有结果的行动又远比没有结果的行动更有说服力。
信任要么在一次次有成果的行动中建立,要么在一次次嘴炮或者无结果的行动中被消耗殆尽。
为什么他到六年级开始就能有稳定的现金流?不就是因为他用五年级大半年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