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政委很年轻呀,哪年参加工作的呀?”
“1943年入伍,今年45岁。”
“嗬,年轻有为呀,1943年……我在干啥呢?哦,想起来了,带着我那独立团在晋西北已经打出一块不小的地盘了,说是一个团,其实兵员有六千多,快赶上当时的一个师啦,那时抗战快胜利了嘛。”
“是啊,李军长是老资格了,我来之前听干部部的同志介绍过,我要好好向老同志学习呀。”
“哟,学习不敢当,互相学习吧。其实老同志有什么?不过就是参加革命时间早点儿,工作经验丰富点儿,仗打得多一点儿,没什么嘛,咱们这个队伍一直有这个传统,老同志嘛,多担点儿责任,给年轻的同志多把把关,把自己的经验多传授一些,仅此而已。”
“感谢李军长对我工作的支持。”
“你不要怕,大胆工作,工作上有啥困难,就只管来找我,这个单位师团一级的干部都是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带过的兵,人头熟,也比较听话。”在一旁倒茶的郑波也听出来了,马政委的谦虚话被军长毫不客气地接收了。
“马政委一直是搞政工的?”
“是的,调来之前我在××军××师任政治部主任。”
“哦,连升三级,你们搞政工的如今吃香啊,我们这些搞军事的老家伙也该考虑考虑让位啦,仗没得打了,用处也不大啦,总得给年轻的同志创造点儿条件嘛。”
“李军长,我刚来,对本市‘文革’运动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您是不是给我简单介绍一下?以便我开展工作。”
“这很简单,就像报纸上说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还有,‘阶级敌人一天天在烂下去,我们在一天天好起来’,就是这样。”
“您能不能说得具体些?”
“具体可就不好说了,本市造反派分为两大组织,天天吵来吵去都像乌眼鸡似的,都自称左派,要求军队支持。我说,好,都是左派,我都支持。这也不行,说我和稀泥,搞折中主义,没有原则。那就没办法了,我想还是让他们自己吵出个子丑寅卯来再说吧。”
马天生微微一怔,觉得这位军长的话有些刺耳,怎么能这么说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大是大非问题。只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