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却知道明朝为何这么干。
这不是因噎废食么?太短视。
朱寅初见南京的好心情,顿时又有点不美丽了。
说来也是好笑。
此时的南京,百里沿江,居然没有一个码头!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这就是事实,真没有。
这也是为何,南京没有码头文化。
南京本来是有码头的,而且还比较出名。但是明初之后为了禁海,废弃了南京码头,不许再建。
从六朝到唐宋以来的著名码头,比如长干里、燕子矶、幕府山等古码头,全部废弃不用。
美其名曰:防备海盗倭寇。
就好像南京没了码头,敌船就打不了南京。
这就造成了堂堂南京,沿江重镇,居然没有一座水运码头。
码头云集的南京下关,还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
“江边没有码头,我们就干脆驶入长江支流秦淮河,从秦淮河顺着水门,直接入城,把船停在内秦淮。”
熟悉历史的朱寅早就有主意了。
几个水手领命,扬帆继续逆流而上,往河口而去。
随着船逆江而上,东边江湾处,出现一个大船厂。靠岸巨大的水坊之上,是几个大字:兵部督办新江口船厂。
这船厂规模很大,却显得很冷清。看不到那种热火朝天的船厂气氛。
叮叮当当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从船厂中传出,很快就被江涛的声音掩盖。
很明显,船厂里工匠很少,造船任务少。
宁采薇有点感慨的低声说道:“宁氏集团的江海造船厂,就在附近,我还去船厂视察过。”
“四百多年的时光,就是大江也变窄了很多。那个河西州,现在还是个江中小岛。”
“现在的长江,可真是深啊。这处江面,平均水深估计有二十米。”
“那当然,这里能建大海船。”朱寅指指大船厂说道,“知道著名的郑和宝船吗?主要就在这个新江口船厂建造的。”
“明初几十年,这沿江两岸,船厂云集啊。”
宁采薇道:“如今造船厂这么少啊,我就看到这个新江口船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