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朱寅闻言,只是默默点点头,都懒得回答了。
答案,他自然知道的。
嘉靖三年彻底停罢海运,海漕完全废止,海船厂皆废弃。
于是,大明官方仅剩一个海船厂:新江口船厂。
可在明初,仅在南京,就有快船厂、马船厂、龙江船厂等几个大船厂,皆造海船。
当时的明朝,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造船规模,都是领先世界,莫与伦比。
可是如今,官方就剩一个新江口船厂能造海船,也是勉强维持,十年后也被废弃。
此后,明朝官方再也没有能造海船的船厂。
如此短视保守,难怪最后穷死,被满清得了天下。
但凡有一支像样的水师和海军,有长江天险,有海贸之利,最差也能混个南北朝。
真是不冤。
两刻钟之后,沙船终于到了秦淮河口,但见进出秦淮河的船只,已经很多了。
朱寅下令直接驶入秦淮河,也就是外秦淮。
一进入外秦淮,又变成了顺流南下。没驶出数里,就看见了一坐巍峨的城关,城门下河水滔滔。
这就是外城的水门,定淮门!
直接进入南京城的船,都是从扬子江进入外秦淮,然后从定淮门或者江东门进入外城。
再从三山门或者通济门进入内城,行于内秦淮河。
南京有两座水门可以行船进入内城。就是三山门和通济门。
内秦淮反倒有很多小码头。只要花银子,随便就能找个地方停船。
为了观赏更多的外秦淮风景,朱寅决定从更远的通济门进入内城。
此时,船刚刚从扬子江进入外秦淮河,前面就是进入外城的定淮门,附近河面舟楫如云,十分拥挤。
和后世的收费站堵车差不多了。
外城郭是南京四重城墙最外面的城墙,周围一百多里,将孝陵所在的钟山,都囊括在内。
朱寅看着高大的外城水门,不禁说道:
“真是…江势天合,城门向水,落霞楚岸,夕露吴台。”
水门关前,守城的士卒和税吏,正在检查一艘艘进城的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