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木山庄
首页

第一章

第一章 (第2/2页)

故事讲到这里,老牟的讲述戛然而止。他有点摇晃地站起身,喃喃地吐出几个字:“回去睡觉,困了。”走出几步后,他回头又对我补充了一句:“每个人都是带着剧本,来到这个世界的。”

这之后的一连几天,我都没有在小区碰见老牟。有一个清晨,我去了第一次遇见老牟的那片松树林,看见吹萨克斯的那位老人在打太极拳,上次我们在酒桌上喝酒时,已经认识了他,我叫他许哥。许哥是重庆税务局的干部,已经退休10年,他跟老牟都是綦江的知青,并且分配在一个公社,也都是宣传队的,许哥当年擅长拉手风琴。我们就坐在松树林里聊起了天。

70岁左右的老人,都有个特点,特别渴望倾诉,尤其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也许他们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人生剩下的时光不多了,就像回忆录一样,想把自己经历过的事,讲给别人听。

许哥出生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经是重庆日报的主笔,母亲在中学教书。他的曾祖父是重庆桐君阁的创始人,重庆渝中区下半城有一栋很气派的白色洋楼,就是他家的祖屋。

说起桐君阁,这可是重庆著名药企,跟北京的同仁堂有一拼,在我小时候,父亲有个干女儿,是烈士遗孤,从部队转业后就在这单位上班,当时叫重庆制药八厂,我经常去那里玩儿,这个干姐姐,后来也成了厂里的工会主席。

“我的曾祖父在发家前,曾经在药房当过学徒”。许哥慢悠悠的讲着他的故事。

清末年间,光绪帝颁旨禁鸦片,许哥的曾祖父生产戒烟丸,发了财。1908年,他投资一万两银子,办起了桐君阁熟药房,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乌鸡白凤丸,阿胶等中成药制品,享誉重庆街头。那时的桐君阁店堂房柱上,悬挂一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

重庆解放后,传到许哥爷爷手上的这份产业,因为公私合营,等于是无偿的送给政府了。许哥的父亲,是重庆大学的进步学生,50年代就进入了新政府创办的报业,成为重庆日报的骨干记者。1968年被打入了牛棚。

1971年,许哥去綦江当了知青,1975年被公社推荐去重庆财贸校读书,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商业局上班。80年代改革开放后,去了重庆税务局,在体制内的单位待了30年,混到正科级,2014年退休,现在,每个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斗破面具人 灵异 /
斗破面具人
做只大灰狼
348931字08-14
烧心 灵异 /
烧心
今叙
89097字08-28
簪春(NPH) 灵异 /
簪春(NPH)
濯雪
裴盈自幼失怙失恃,在祖母膝下娇养着长大。花枝云鬓,弱柳扶风,性子天真烂漫,又...
119823字08-06
胜算1 灵异 /
胜算1
何常在.
172301字08-13
我在民国写小说 灵异 /
我在民国写小说
决绝
81132字09-29
孽障 灵异 /
孽障
葱葱
「李夙,你爱过我吗?」少年对自己的问话带了点不肯定,看着眼前黑发飘逸的男子,...
120039字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