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叔,这回这批军粮,是从户部粮仓直接拨么?”
他若没记错,户部辖下,一共有九个粮仓,除了拨给各处边军,还可用于赈灾、灾祸时平抑粮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14 日常(二) (第2/2页)
崔灏却摇头:“不是,是从京郊的延庆粮仓拨。”
“那不是京营的粮仓?”
“没错。”崔灏道:“户部那边说,去岁灾害频发,各地都在打仗,几个重要州府收成又不好,他们的粮仓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只能设法从京营的粮仓给我们借一些。等后日北郡有余粮了,再还上。”
顿了顿,他道:“京营指挥使萧煜,是卫悯的心腹。”
“我知道。”
谢琅目光沉沉道。
他不仅知道,还清晰地记起了一切。
上一世,谢氏被诬谋反,其中一项重要罪证,就是在北境军粮仓里发现的一批□□。和普通火药不同,□□威力极大,只有兵部一个部门可以制造出,管控极严格,只有兵部、凤阁、司礼监三方共同签字,才能调出。北境军军中被查获的这批□□,正是印着“兵部制造”的字样,和兵部不翼而飞的那批火药编号完全一致。
揭发出这件事的,正是当时任北境军监军的刘喜贵,只因火药库封存严格,很少启动,兵部人才一直没有察觉。
若他没记错,火药库因有爆破危险,未免发生事故伤及平民,就建在郊外,由兵部派重兵看管。
三司会审,最后综合种种证据审定,这批□□就是被混在一批军粮里偷押至北郡的,押送者便是二叔。
二叔在狱中受尽酷刑,仍不肯认罪,最后为证清白,咬舌自尽。
崔灏看他神色凝重,道:“你放心,此事事关重大,我会仔细检查的。”吃了两口菜,又道:“说来也怪,凤阁原本定了黄纯那个干儿子刘喜贵到北境任监军,我和你爹还担心此人不好应付,谁知道竟突然被人给刺死了,而且还牵连出江南织造局的案子。”
谢琅动作顿了下,接着若无其事夹了筷子肉放进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