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三百年后……你要怎样?”
瑾之顿首,道,“饮下冥河水,黄泉碧落……再不相见。那时殿下已身在九重,断不会希望有人知道自己曾经的殷殷算计。所以,瑾之愿以此生性命相报!”
三年虚情假意是为何?换他三百年披肝沥胆。
这点除了瑾之怕是无人知晓。
那晚子寒终于一还夙愿,用自己两百年积蓄的热情,狠狠占有了他。
瑾之自始至终都没有唤一声痛,偶时一两声溢出来的难耐呻吟,转而反手紧紧抱住了子寒,口中喃喃。
那晚子寒从他口中再一次听到了两百年前曾听他低吟过的那曲无字吟。
一曲无字吟,揉碎了一整晚的月华。
望鸩趑趄兮,终回萦。
我意无心兮,却风雨。
天界三年时光何其短暂,可惜在瑾之眼中,人间三年,就是此生全部。
三年,他们看了三年花开花落的江边,看了三年浮满暗香的荷塘。
一千多个日夜相对,子寒看到了瑾之一生所有的爱恨嗔念。
看到他为自己挑一盏油灯的温暖,为自己添一件衣物的柔肠,也看到了他凡人起灶的困窘和对月遥望的茕然。
明明是三年的虚情假意,却不知是谁,悄悄迷了情,动了意。
直到瑾之的脸上笑容不再,子寒才恍然惊觉,三年已满。
人间三年有多短暂?
千百次为他披衣的动作?千万次执手相望的瞬间?或者几日良宵痴缠,或许,不过瑾之一个恬淡的笑容。
再度回到天界时,动乱已起。
子翊同子卿纷纷被迫饮下冥河之水,却相忘不得。
于是他便提出,封印子翊的记忆。暗中派遣瑾之接近失去记忆的子翊,建立信任,拉拢利用。
子翊失去意识前看他一眼,恨得彻骨。
他毫不在意。
子寒还记得他在瑾之临行前的一句话,他说,“必要的时候,让他永远忘了子卿。”
瑾之明白,临行前同样望他一眼,淡然地近乎清冽。
他却莫名心痛。
目光中,瑾之换下他常穿的那身缁衣玄衫,换上了全然陌生的白袍玉带。他佩着当年那把剑,背影远去。风姿绰约,绝代风华。
他用那双养了无数丛冠世墨玉的手,料理起了贡品九重玉枝。
曾远远瞥见瑾之与子翊并肩而立,亲昵谈笑。再也未曾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笑容,让子寒感到莫名烦躁。于是他来到冥河畔,毁了那一丛牡丹。
留下仅仅一株,看着那墨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