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承启的身份。难道是哪位执政相公的子侄?还是说他会是我的知音?抱着这种期待与好奇,杨衡依约来到了大相国寺。
与迎客沙弥报上李信李公子的名号,沙弥点点头,引着他一直往相国寺的后院走去。这后院乃是僧人们修行之所在,外人轻易不得进入的。杨衡跟着沙弥越往里走越吃惊,李信的身份愈来愈扑朔迷离,难不成自己当真遇到的是个世外高人?揣着这种想法,他的脚步最终停在一座红墙小院前。
沙弥行了一礼:“杨施主自去便是,小僧告退。”
杨衡胆大,心想既来之则安之,也不管那诸多疑团,抬脚便往里走。刚拐过月亮门,便看到那名自称李信的少年正袖着手站在廊下,笑意盈盈的望着他,赏花时所见的那个高个子男人此时也站在他的身后,俩人显然是等候多时了。
承启拊掌笑道:“杨兄真乃信人。”他一面说,他身后的那个男人一面走上前来,比了请的手势。
杨衡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答道:“此番前来,还盼赐教。”眼睛却看向王淳,他为了说话方便不肯带书童前来,对方却还有个外人在这里。
承启看出他的疑虑,笑着摇摇头:“不妨事,这个人是赶也赶不走的。”又道:“他叫王淳,一直跟着我,杨兄不必顾忌。”
杨衡抬抬手:“王兄。”
王淳还了一礼,却没说一句话。
三人见过礼,杨衡便随着承启进了内堂分宾主坐下,王淳帮二人倒好茶水便站在承启身后。杨衡心里暗暗诧异,看着这个男人的身形做派分明是个有武功的,却为何会做这端茶倒水的差役?而这名叫李信的公子既然能在这相国寺内院弄到这么一座院子,身份想必非富即贵,却为何连个书童都没有?而且两人举止形容虽好似主仆,但尊卑的感觉却不那么明显,这二人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承启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笑道:“那一日杨兄发议论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在杨兄心目中,有用的都是什么人?”
杨衡再未想到他会如此连寒暄都没有便直奔主题,心知对方是打定主意要问出个究竟。定了定神,答道:“我那日所言的‘书生’,指的是那群只会歌功颂德、死记硬背圣人教诲,全无半点见解的腐儒,真正的人才自不在此列。”
还以为他会有什么新鲜的见解,却也不过如此。承启心里想着,脸上微微一笑,追问道:“杨兄说真正的人才,那么以杨兄高见,何为真正的人才?”
这个问题却难答了,杨衡沉默了一会,道:“治国安邦,根子只在一个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