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罪过,大公子勿以为怪,小人明日就将话和信带到。”
雁声这才缓和了表情,又留下来与他闲话家常。只是李三愁眉苦脸,再无心情叙旧,第二天不待雁声相送就早早走了。
于是岁月如流,时节不居,三年之孝,转瞬到头。早在崇明十一年,元帝得皇长孙时,便已大赦天下,停勾决,废禁杀令,于是一市屠沽,鱼肉不售的景象不复再现。而白家兄妹四人脱了孝服,重开门户,都觉山青水也清,江山处处新。
这两年多来家中几亩薄田都交给乡人耕种,平日衣食都从租中来,四人专心守孝闭门不出,积攒了几个钱,开春之时雁声把雁峰雁行送进了乡学。雁蓉也开始打点兄长上京的行囊。
这日雁声从田间荷锄归来,见雁蓉正在家里缝衣服,且缝且停,不时发呆,便走过去问她。雁蓉就手把衣服抖开笑道:“阿兄,穿上我看看。”
雁声拍拍身上的灰,把那件蓝绸袍子披上,雁蓉替他整理好衣褶,抬头一看,不由呆住,当真是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她微红着脸道:“阿兄穿真好看。我按照城里士子们身上做的,衣袖要再宽大些就好了。”
雁声一振衣袖,仿若高岗之上清风徐来,含笑道:“这样就很好了,不然挡手挡脚的,不方便练剑。”
雁蓉嗤笑一声,心道谁穿了这身衣服还会去耍剑。想到兄长明日就要远行,眉头就又蹙了起来。
雁声脱下衣服折好,在她身边坐下,温言道:“蓉儿,我这一去来回路上就要三个月,再加上停留,恐怕要得半年的时间,家里累你操劳了。雁峰雁行若是顽皮,只管打就是,再是不听,就丢到祠堂由族长处置。有难事也和乡里商议,我一路上也会捎口信给你。”
雁蓉垂头不语,过好一会才道:“阿兄,家里的事并不须你惦记。我只是想,只是想,”她似是下定决心,一鼓作气道:“若是上京以后姨父肯帮忙举荐,阿兄可谋一职位,就不必急着回来了。”
雁声便正色肃然道:“蓉儿,你知道,这与我去退婚是两回事。我又不是卖妻求官。”
雁蓉见兄长如此,目中含泪,哽咽道:“阿兄,我知道,仰面求人最难。我的意思是,若是姨父姨母有意留你在身边,倚为臂膀的话。”
雁声伸手接住妹妹眼中将坠未坠的一滴泪,柔声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若是姨父姨母顾念亲情,有此美意,我定当权衡利弊,不做意气之争,你说可好?”
雁蓉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扑到兄长怀里,泣声道:“阿兄,四海将乱,世外没有桃源,你有如此才华,不该埋没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