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辛苦了。”白细柳仰面看他,满目感激之情:“多谢殿下仗义,救命之恩细柳此生必报。殿下今夜英勇过人,天生贵胄,不言自明。”太子孟庭脸上有喜色一闪而过,但须臾又愁容满面,犹疑道:“你真的能救出我父皇吗?”白细柳用力点头,笃定道:“陛下也是我的父皇。待明日谢玉回宫,就有准信。妾定保陛下平安无事。”
太子张口还想说什么,见她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只得悄然离开。他走到寝室外面,看见琴台上放着的沧海龙吟琴,便走上前去观看。此琴据说是天下排名第一的名器,太子妃入蜀将它作为嫁妆也带了过来。有一次父皇在东宫闲聊,曾指着此琴说:“这是雷门的雷迅为贺朕登基所斫之物,琴本无弦,寓意大音希声,至乐无乐。他这是告诫朕要无为而治,顺天而为。”
太子孟庭在那古琴前直站到天明方休。
对一些常年浸染在政治之中的人来说,他们都有一种无师自通的本领,那就是怎样识别出安全和危险的界限。早朝之前,不少臣工已嗅出不同寻常的气味。比如说,宫城比往日更加安静,崇政殿的领头太监竟然没有打呵欠,用来照明的火把松油比往日更亮,照得人简直无处遁形。
殿前的宝座上空无一人。身穿甲胄的骠骑大将军沈君理站在丹犀之下。他自太监手里接过诏书,展开朗读:“颁《禅位皇太子诏》。”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殿外的寒风还在不停地呼啸。“朕君临率土,劬劳庶政,昧旦求衣,思宏至道。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释累遗尘,有同脱屣,深求闲逸,用保休和。皇太子庭,夙禀生知,识量明允。朕付托得人,义同释负,遐迩宁泰,嘉慰良深。今传皇帝位於庭,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他将圣旨交还身边的宫监,又取来另一册诏书,内容却是封沈君理为护国大将军,“军国事皆受大将军处分”的旨意。他一口气念完这自封自受的诏书之后,一手握着腰间宝剑,双目在朝堂上扫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堪称完美。在短暂的寂静之后,有一阵“嗡嗡”的莫名声响逐渐大了起来。忽然从人群中站出一个中年男子,大声道:“臣礼部侍郎郭无畏请问大将军。”
沈君理一扬下巴道:“请讲。”“陛下今日为何不上朝?”“偶感风寒,体有不适。”“太子何在?”“侍奉父疾,尽孝尽忠。”那郭无畏猛地将手中玉圭往地上一掷,只听玉碎的声音,清脆悦耳:“圣躬不豫,何以有此乱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