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谨慎道:“周国公是不会受九锡的,陛下何必一再坚持,将人放在火炉子上烤?”
白琼玉好像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乐不可支,小孩子一样笑倒在御桌之上,全无形象。白雁行见殿内无闲杂人等,遂无奈道:“周国公是先皇钦定的辅政大臣,陛下为何不信任他?若能像先皇和孙叔业一样,陛下与他也结下君臣之契,何愁天下不安、乱世不平?”
白雁声与孙叔业堪称乱世君臣的典范。可是,正是因为父辈们的光芒太耀眼,过于仰慕已死去的人物,才无法看清眼前的人啊。
白琼玉意兴阑珊道:“并非朕无意结契,是他心中只有父皇一人而已。”
白雁行大惊失色:“陛下误会了……”白琼玉起身走下丹犀,宁王不由自主站了起来。皇帝脸上有着三分轻愁,苦笑道:“他总有一天会发现我不是父皇的替代品。那么一开始就不应该给他那样的错觉。三叔,我有分寸,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心里有数。我不是那样浅薄的人。传令周国公,锦官城之事全权委托他与晋国公。若有皇姐消息即刻来报。城破之后,唯金银可随意取用赐给将士,其它财物不得擅动。”
==我是分割线
早在白雁声还在位时,便有一种想要拨乱反正的声音。
科举选拔未成气候,这仍然是个靠出身决定一切、不是名门就难以出头的时代。白氏政权出自草莽,因为与胡虏有亲而饱受非议。夏朝末代皇帝刘破虏被鲜卑人掳去,死状凄惨,此事也被记在白氏头上。大成王朝紧紧围绕宣武帝一人为中心,所选的继承人缺乏镇服天下的威望,政权的崩溃就难以避免了。
中原士族赖白氏铁血手腕而存活下来,一旦收复故土,便开始心生不满,观望形势。有心人更聚集在一些名阀周围,自动寻找下一个时代的英雄。王谢崔卢自不必说,海陵公裴秀的子嗣裴烈、裴邵二人因为手握重兵,而成为天下最有实力的竞争者。
裴氏兄弟虽然极力与这些人保持距离,但在铲除齐王势力之后,已给世人造成了“天下非君莫属”的印象。到二人后来收复西川,一统华夏,声望已经到达了顶点。延续乱世的法则,周国公此时再想伸志于天下,最快的方法就只有夺取上位者的宝座了。
平蜀之后的第二年春天,白琼玉在满朝文武的催促声中禅位与周国公裴烈,新朝名“周”,改元“显德”。因裴烈最终结束夏元帝以来四十多年神州大陆的分裂局面,君有烈名,后世称其为“烈帝”。
显德元年的春天,正是柳夭桃媚,哪堪暮雨朝云。
烈帝在殿中听钦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