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的时候,与萧云朔的父亲也就是太宗皇帝并称“东狼西虎”,所向无敌,战无不克,攻城略地,战功辉煌。虽然后来太宗皇帝先攻入京城夺了前朝的国祚,因此按照约定成为开国皇帝,然而湘东王心中却并不服气,无一日不想着夺回大虞的帝位。所以封王之后他便在暗地里收兵买马,专断赏罚,私定礼制,无视皇权。起初太宗皇帝还念在手足之情,容忍他的无礼举动,然而后来,随着多年征战积累的旧疾复发,太宗皇帝意识到这个弟弟会威胁到自己儿子的皇位,便在死前联合旧臣琅琊楚氏和本土权贵广陵戚家的势力将湘东王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戚家和楚家的地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巩固起来。“湘东之乱”的结果,是萧克襄虽然勉强保住了王位,但是封土尽收,只留下万户食邑,供他和子孙颐养天年;太宗皇帝终于放心瞑目,传位太子,楚绥远荣升丞相,戚肩舆接替太傅,共同辅佐朝政。只是,太宗皇帝怎么也想不到,最终害死他儿子性命的,竟然就是这两位帮他扳倒湘东王的辅政大臣!
所以,无论怎么看,楚绥远和戚肩舆都是湘东王的头号仇敌。
“不过,出于共同的政治利益,他们若是站到一起,也不无可能。”萧云朔说完了这些宫廷秘史,喝了口小酒,润润嗓子。
楚如悔盯着炉火纹丝不动,千百种策略布局如银河星汉般在他心中迅速闪过。
原来,还有这号麻烦人物,看来自己的计划要做出很大改动。
“陛下,可愿意陪如悔演一出戏?”沉静如水的声音,含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如悔想演什么?”看出楚如悔是不会改变主意的了,萧云朔选择陪他一起。
“门外楼头*,如何?”楚如悔抬眸,冰冷的微笑中杀气此起彼伏。
九年春,举国士子,除少数大族家子,尽入国子学及学馆。入学考试,蔚然成风。(《历代科举•;南朝虞》)
“如悔,你这‘科举’的制度,真是绝了!”萧云朔兴高采烈地拿着厚厚一沓纸跑过来,此时,公子正在弘毅阁内批阅奏章。
正月以来,钟仪公子与陛下的关系越来越近已经成为朝堂内外不争的共识。虽然以前二人也常同进同出,但一来朝中与陛下同龄者几乎没有,所以皇帝喜欢与他往来也符合人之常情,二来虽然皇帝总做些糊涂事情,但好在钟仪举止有度从不曾失君臣之礼,所以便是是政敌有心也挑不出他的错来。然而最近却是不同,不仅皇帝更加频繁地召他入宫议事,连钟仪自己也更加主动地往内宫跑;到最后,皇帝甚至直接命人在弘毅阁内多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