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放眼天下都难寻敌手。
若非陆炳不好浮名,且久在西苑,深居简出,只怕“朝中拳术第一”的名头,还轮不到严世蕃头上。
戚继光对此的感触,远比一般人要来得深刻。
这不仅因为他自己也是一名拳法宗师,还因为他曾真正见识过,陆炳出手的模样。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令蒙古大军兵临京城时,戚继光正是负责守卫京师九门的总旗牌官。
当初年纪弱冠的他就站在城门楼上,亲眼目睹陆炳单骑出城,领百余亲卫,直袭蒙古军本阵,纵横驰突。
那种挡者披靡,鬼神辟易的神武之姿,令戚继光实是心驰神往,仰慕至极。
如今再见,戚继光只觉陆炳风采不减当年,甚至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有这等人物相助,象山海口当可稍安。
陆炳又望了望那墙上痕迹,问道:
“这是当年武当南岩重宝,半在山崖半在天的龙首石吧,昔年一战,此物坠落深谷,没想到竟然辗转至此。
以武当蕴养数百年的道门神韵,祭炼佛家的八部天龙拳意,也算奇思妙想了。
朱天都这个龙王爷,真有如此可怖?连俞虚江这等人物,都要寄希望于一个莫名其妙的阵势?”
戚继光听出陆炳言语中的不以为然,眉毛抽动,苦笑一声:
“老蛟欲升天化龙,自然要八方天将合力来阻……”
本朝皇帝崇道,而陆炳久在西苑当值,自是见多了装神弄鬼的道士,所以他一听到这种话就头痛,便开口制止道:
“左右这人已深居简出多年,指不定也是像虚江和我一般,因试验拳法而身负沉疴,暂时不足为虑。”
戚继光颔首,表示认可。
正如方才陆炳所说,历代宗师之死,多半都是因为实验拳术。
毕竟走到这一步的拳师,哪个不是万中、十万中,乃至百万中无一的天纵奇才?
哪怕已然身为宗师,这些天之骄子也无法满足,更不会停住向前攀登的脚步。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他们也不能凝聚属于自己的宗师拳势。
但这条武叩仙门的断头绝路,实在是太过艰辛,一个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