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暖就够了。闲下来的时间,可不就得自己找事情做?
那几个知青没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或去厂矿单位前,知青点这里是很热闹的,到了晚上大家会组织读书会,有才艺的人还会展示才艺,例如有个被推荐去工农兵大学学习的男知青会拉二胡,他在的时候会教生产队的小孩学。
不过,也不是那几个人走了,队员就不来这了,而是六月、七月不是收割春季稻就是种植秋季稻,孩子和年轻人都累惨了,最多去晒场那闲聊几句。
等农闲时节,这里又会热闹起来。
李思悦从现在开始就期待热闹到来了。
休息的最后一天,宋雨晴他们再次出门,到了光明公社的红安生产队。这里的摆摊就显得随意多了,有什么东西都是一目了然。
很多都是以物换物,也有人是要钱的,宋雨晴就找到了一家有鱿鱼卖的,花上五毛钱,拿了三只鱿鱼,又和摆摊的婶子讲了一会儿,拿到了海带作为添头。
爆炒鱿鱼!凉拌海带结!啊啊啊,现在就想回家!立刻回家!
又跟着其他人逛了一会儿,宋雨晴又买了一小袋海米。往前走,又买了十几只大海虾。
“这次奢侈一把,做个油焖虾,这个是我的拿手好菜,你们就等着吃吧。”说完,宋雨晴咽了咽口水,她现在快乐得想叉腰仰天大笑。
其他人也忍不住吞口水。
刚来时,宋雨晴说她做饭能吃,大家以为厨艺一般般,但自从她掌过勺,尤其是掌勺楚小云卫长顺领证当天那顿饭后,大家一致认为她的厨艺顶呱呱。此时她说要做个拿手好菜,大家已经开始想这道油闷大虾多好吃了。
抛开宋雨晴的厨艺不谈,沾上了“油”这个字,应该没有不好吃的。
大家还合伙吃饭,所以买菜、买调料的钱都是买回家后大家均分。总共七个人,有人条件好点,有人生活简朴一点,但涉及到吃的问题,没有超出预算,大家都是有商有量的很好说话。干力气活的时候,是应该吃好点补补。
兴致盎然而来,满载而归,回去路上他们还唱起了《革命青年志在四方》。
在路上偶遇几个穿灰色军装、骑自行车的女同志,她们笑容满面地朝他们打招呼,离去时也跟着唱起了《革命青年志在四方》。显然,人家的嗓音比他们的好听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