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祖宠爱的他难以忍受的。大概这是皇帝能想出的对他最严厉的惩罚。
在乾西二所惶惑的等待中,他听着窗外凛冽的风声,用火箸默默地划着燃尽的死灰,在灰上一笔笔地写下想念他的诗句:暖阁熏炉刻漏移,闲情万里忆相知。高斋趣永三余乐,绝塞风寒列戍悲。约计凯旋应指日,欲缄书寄更无期。难堪剪烛轻吟夜,念到寒更耄幕时。(17)
划完了他又有些发呆,因为他不知道那凯旋的指日究竟是何日。直到雍正十二年的炎夏,在一个夜雨中再写下《夜卧听雨》时,他仍然没有回来。
朱明届候天方永,如烘暑气焦尘境。
座间挥扇手欲疲,林下乘风吹不冷。
今朝一雨洗烦嚣,入夜蒙蒙万缘静。
杨柳荫中罢暮蝉,梧桐枝上收清影。
时有匡床高卧人,一杯芳润浇苦茗。
夜凉霜簟好安眠,芭蕉滴响残梦醒。
醒后悠悠动远思,思在龙堆连雪岭。
如心居士在军营,年来王事劳驰骋。
即此清凉夜雨秋,行帐残灯悬耿耿。
天心仁爱当偃师,坐看绝地狼烟靖。
百万健儿归故里,静洗兵戈只俄顷。
犹忆去年烟雨中,绿蓑共泛沧波艇。
清宵蝶梦亦偶然,人生何必叹浮梗。
借有好风吹送诗,知君应在三秋领。(18)
宝亲王书学赵子昂,此时笔意的圆柔婉媚已经有些赵书的形象,他录下这首长诗,还有些别的话,差人给他送去。
没有等到他的回信,这一年他率将军傅尔丹赴科布多截击噶尔丹部的北路驻军,征途艰险,大约并没有收到。
不过宝亲王听说了皇帝的旨意,因为噶尔丹部大败,欲同喀尔喀部议和,年底定边大将军即将回京。他于是又有了细细的喜乐和希望,等待了太久,郁闷了太久,初时的痛苦反倒不值一提了。想着他回来后,都要同他说些什么?说说他新寻到的《奉橘帖》,说说那帖子上“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平淡佳趣,问问他塞外的风光,军旅的生涯,问问他有没有收到他的诗。(19)
他们可以抵足而眠,听着窗外的雨声相和,慢慢的诉说,说着说着就各自睡去,就像他们年少时常常做的那样。
最终哪件事宝亲王都没有说成,定边大将军匆匆返京,在次年年初又匆匆被调往鄂尔坤,皇帝命令他在额尔德尼昭之北筑城。他们没能够会晤。
只有在新年时,他给了他一封例行公事的请安信,宝亲王忍了下了,他想:非常之时,只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