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翊手指借机探入李言瑾口中,眼光略带迷茫地回了一声:“嗯?”
李言瑾握住元翊的发带,缓缓向下带去,长发便落在李言瑾脸上,沾上泪:“父皇驾崩,我这举动该是要遭雷劈的罢?”
“嗯。大逆不道,天理难容。”元翊收回手指,伸出舌舔了舔。
“幸臣庸君也罢,招致祸殃也罢,既然陈远含可那般待单凛,落之,我也……你……”
元翊脸色变了变,轻轻在李言瑾的背上写下三个字“清君侧”。
“单凛最后恐怕也难得善终,我若像了他又有何好处呢。”
“莫非他没有死?你知他身在何处?”
“东躲西藏,总难逃一死。”
李言瑾还想再问,元翊竖起食指置于唇间,不让他说了。
次日,满城素缟,李言瑾颁的御制祭文,自也是元翊手笔。
“维瑞丰廿年,岁次甲子,十一月丁巳朔,越十三日戊辰,李氏子孙瑾遣太子少保元翊致祭曰:
先帝继天立极以后,平暴乱,除奸佞,功德载籍,仁厚流光,忧民之心愈甚而劳疾之聚渐繁。然遇不肖子孙秉惑于御宇妖妇,狼狈为奸,叛国弑君,百姓惶扰,民不聊生。
瑾母魏氏为后所毒,而蕙质兰心。育授之子待人绝少分甘,为学志坚行苦,由是帝善之,授太子令印。今钦承帝志,令盈亏间无嫁娶之仪,百日内绝丝竹之乐,愿感其诚,祈佑泰平。
尚飨!”
这一天,寒风萧飒,雁城大小官员集于城中,李言瑾和李言亭立待贤门上,将太子令示于众人,待山呼万岁后,各寺、观鸣钟三百余响,卤簿、鸣驺开道百里之外,送先帝英灵飞升。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五皇子八皇子率众人斋戒静穆之时,那长长的开道队伍再没回头,离城后掀开华盖抛下车乘,黄金雕就的箱子中,彩锦织成的舆帘后,无数士兵跳上早已在城外掩好的战马绝尘而去,不知杀往何处。
李言瑾站在制高点,望着渐渐远去的黄土飞扬,心道这作儿子的,死了爹爹未必不是件好事。
发兵半月后,夜中,李言瑾叫过安置便顶着淫淫小雨去找元翊。
他五哥李言亭前些天染了风寒,拖到今早送进城中修养时竟咳出血来,下不得床,只有几人扶着上了马车,勉强着过去。李言瑾见他那般光景,虽则忐忑,但前后既有童太医照料,想必也无甚大碍便随他去了。
因值国丧,营中一切演练暂停,巴天磊带兵攻入荆州,其余人也不好聚众商量战事,均早早歇了,闲来无事,将士们便守着营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