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杀我一门的主意,一定是李元吉的,所以李建成兄弟我或许不用过望向桥就能与他们会合了,哈!”
颜子睿听得疲惫,干脆靠着铁栏也坐下来:“且时机刚好,以秦王府的能力,少说也能将你的死期拖上十天半个月,刚好李元吉带着大部队压着汉东军洋洋得意回京,还没安顿妥当,你人头一落地,秦王急火攻心,顾不得手足情亲杀他们个干净。”
“对,那时候京城内乱,又有汉东军俘虏,民心不稳,秦王要是夺了位,李渊一没兵权,二又怕汉东军俘虏兵变,只好去当太上皇,钓钓鱼,养养花,想想死了的儿子,皆大欢喜。”
颜子睿侧过脸去看这个算无遗策,连自己的生死都拿来给李世民做台阶的人:“刘文静,就算秦王知道且不拦你,你也无怨无悔?”
“呵,”刘文静嗤笑一声,“小子,我认识李世民时,我十九,他才十四岁……
那时候就有一堆小姑娘整日围着这英俊不凡的李家二公子转,而第一次我和裴寂到唐国公家拜访,那半大小子竟和我谈起国事。李渊是只老狐狸,假惺惺训斥李世民多嘴,那大小子居然对我眨眨眼,私下里对我说,我若是裴寂那般人,他自然懒得搭理。
后来我因李密之事下狱,那时候不是坊间传唱‘杨花落,李花开’么,姓李的人人自危,唯恐被隋炀帝抓住把柄,灭了满门。李世民居然敢来狱中看我,还说甚么‘我今日到狱中看您,并非出乎儿女私情。时局如此,故而前来与君共商大计。请试谈一下您的看法。’呵,那时他十七岁,知道甚么儿女私情!”
许是酒实在太好,刘文静絮絮地说了大半夜,宛然李氏立国最权威的定论者。颜子睿听得一言不发。那个时代虽然他曾经历过,却不过是浅尝,而他们却缔造与左右了那个烽烟四起的时代。等他颜子睿进入秦王府,早已风烟俱净,人心改换。
他见到的李世民,已是文韬武略,气度焕然,不仅如此,他见到的刘文静、房玄龄、杜如晦、红拂、李靖、尉迟敬德等等,都已不复坊间传说里最初的模样。
最后,连刘文静的叙述也归于无,静谧的夜里两人各自怀想。
高悬的天窗洞里漏下一线晦暗的白,天色发亮了。
颜子睿起身告辞,无甚言语,只略略一拱手,刘文静点一下头,拿酒污的袖子遮住脸。
在临踏上转弯的石阶前,身后传来刘文静的声音:“转告李世民,将来把魏征留着,说不定比裴寂更用得上。老杜撑不过几年了……”
秦王府里,玄甲军派出去的细作正在回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