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直赴曹州督办;巡官李商隐与钱粮守官赴濮州(山东鄄城)督办。
令狐子直拟办完差事之后,直接去长安应试,不再返回郓州,众人便先行送别了令狐子直。令狐壳士对令狐子直说,子直,那日在曹州,父老有“风不鸣条”之讥,你不辞而别,失了礼数。这次去赈荒,一定要“鸣条破块”,粟米要买到,数量要分好,百姓要吃到。
令狐子直说,父亲教训的是,儿子此去,一定带上过冬的粟米和明年的种子,找到那位父老,当面告诉他,州官和朝廷是听得见百姓的呼号的。
李义山说,子直兄,饥荒如火,无心作诗,兄长此去长安,愚弟无诗相送,就此相揖而别吧。
令狐子直说,义山弟,愚兄本不善作诗,愚兄窃以为,能让天平的百姓有饭吃,便是吾等最好的诗。——父亲就拜托义山弟了。
告别了令狐子直、韦正贯一行,钱粮守官急走来报,令狐公,出事了,郓州观音禅寺称,存粮只够僧人自食,不愿卖出,买粮军士与寺中僧人言语冒犯,当下正持械对峙。
令狐壳士、李义山等人随钱粮守官赶到观音禅寺,只见军士捉刀、僧人持棍相向而立,有不忿的军士,几欲近身相搏。
李义山喝了一声,检校右仆射、天平节度使令狐公到此,还不弃械来拜?
军士们收了刀兵,僧人放下棍棒,先后拜了令狐壳士。
令狐壳士说,请观音禅寺住持出来说话。
众僧人面露难色,小声议了几句,推举一名身宽体胖、脸上油光粼粼的僧人上前答话。
油光僧人双手合十说,贫僧善推,是观音禅寺首座……他转头吩咐众僧道,既然节帅有令,那就去方丈室,抬住持出来见客。
四名僧人走向方丈室,不一会儿,抬出一张坐床,坐床上躺卧着一位老僧,老僧骨架高大,形容消瘦,坐床之后跟着一位丰神俊朗、双目如箭的小僧,小僧手中还端着半钵粟米粥。
善推和尚说,禀报节帅,坐床之上的这位老僧,便是本寺的住持,已经中风三年了,节帅有事可以问他,只是住持言语不甚清楚。
令狐壳士上前问道,住持,天平大旱,州人大饥,正是佛陀普救众生之时,观音禅寺可有余粮啊?
住持蠕动了半天身体,卷来全部气力,却只是摇了摇头,嘴中发出“啊啊”两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