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说着,无问僧就在白板上写下了“选择——认知成本”几个大字,然后转身指着白板说:“就拿翔子来说吧,刚开始和女友在一起的时候,选项少,轻轻松松就能做决定。可是时间一长啊,诱惑和选择就越来越多了,他就开始觉得选择好难了。这种选择疲劳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决定对不对,心里头反复比较和权衡。这种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啊,其实也是厌倦频度的表现。”
无问僧操起红笔,在“厌倦频度”四个字边上潇洒地画了个大圈,紧接着又抄起箭头笔,毫不犹豫地指向了“选择--认知成本”那几个醒目的大字。他继续娓娓道来:
“厌倦,这东西其实就像吃三文鱼一样,有它的时效性,所以才叫做厌倦频度。假如你特爱吃三文鱼,一连七天,顿顿都是它,到了周末,你恐怕就腻得跟啥似的,说不定接下来一年都不想再碰。但要是只吃三天呢,可能过了俩月,你又开始馋那味儿了。要是只吃了一顿,下周你估摸着还想再来一口。这其中的微妙变化,就是选择和认知成本在起作用。
所以,电商普及前即使商品丰富,知道也不容易,因此是需求时代,普及后商品选择极大丰富,就成了厌倦时代。那么,服务好,讨好消费者,能不能回到需求时代?不管你们觉得能还是不能,理由都离不开‘选择’二字,选择决定能和不能。实体门店的4721规律里,时间半径和厌倦频度是两个核心,它们其实就指向了选择的时间成本和认知成本...”
无问僧讲得满脸通红,眉飞色舞,口水四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初时,众人皆凝神倾听,然而渐渐地,他们觉察到无问僧似乎已陷入自我陶醉,口中蹦出的哲学逻辑愈发不着边际。众人面面相觑,只觉无问僧的话语如天书般晦涩难懂,拗口的逻辑概念一连串地从他嘴里蹦出,他嗓门愈来愈大,声调愈来愈高,情绪愈发激昂。众人心知,这无问僧一旦进入此种癫狂状态,没个两三个小时是收不住的。总不能就这样傻傻地坐着,听他唠叨那些令人费解的概念吧?
更要命的是,谁若打断无问僧的演讲,这老家伙可是会发飙的。众人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唯独陆静心中有数。她大喝一声:“老师,吟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