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岩下一步要委托的项目!他打算先在“渣渣人生-要有光”APP里申报各种玩法方案,一旦审批通过,立马接手,下一年度的收入就这么稳稳当当锁定了!
像柳大洪这样的双非程序员能够两边坑钱的,可不多见,有也是都跟滴水岩有瓜葛的。其他的双非程序员也大多抱团,跟着像柳大洪这样的头儿一起干,一起分钱。
滴水岩公司因为大量委外合作,内部人员精简得吓人,员工数还是少得可怜,俩手就能数过来。李一杲和张金枇这俩大佬带着这么个小团队,忙得跟陀螺似的。张金枇好几次想扩招,可每次都硬生生忍住了。她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依赖人手就成了习惯,创新动力可就大打折扣了。正是这份坚持,让滴水岩公司在一次次困境中找到了新出路,越走越宽。
滴水岩公司现在之所以能这么高效地搞定大堆技术开发,人工智能的发展功不可没。王禹翔和李一杲这俩人,精明得很。就拿程序员不写注释这事儿来说,他俩才不会逐行去审代码呢。他们用人工智能快速过一遍代码,问题立马就现形了。王禹翔早就把这方法工具化了,辅助他们工作。所以,不管是委外开发的项目,还是加盟商的工程,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耍滑头,难!
就拿委外的工程技术项目来说,开工前得先在现场装上几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不是给人看的,是给人工智能当“眼睛”的。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再结合客户反馈,项目执行情况一目了然。监督人员根本不用跑现场,对着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和录像瞅瞅就行。除非出大事儿了,才会派人去处理。当然,去的也不是清水殿的正式员工,而是双非员工,他们接单去评估,滴水岩公司付钱。这模式让滴水岩公司摆脱了自身限制,发展速度跟坐火箭似的,避免了崩盘的风险。
李一杲自打修炼成了那因果眼,分解任务、指派工作的本事简直是突飞猛进。以往他分任务,是按照重要性来,核心的开发活儿自然交给核心的程序员团队,那些边边角角的任务就丢给普通的双非程序员。说白了,就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可如今,他有了这因果眼,就像是开了天眼似的,能发现好多开发任务,只要稍微那么一拆、一凑,就能把平平无奇的东西变得非同凡响。这种感觉,就像是玩合金,纯铁吧,硬度也就那样,但要是加点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