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和员工们心里头分量重了。
想当初滴水岩刚起步那会儿,有个好点子、好建议,提案简单明了,大家一听就懂。比如说,有人提议做道新菜——臭豆腐蒸鱼,嘿,您坐稳了听好了,咱来看看滴水岩对这提案的要求是怎么一步步升级的,别吓着您。
一开始吧,就要求提案者得自个儿去买豆腐和鱼,做出来这道臭豆腐蒸鱼,还得找到喜欢吃的顾客,再把配方一亮,让别人也能照着做,这就算过关了。
到了第二阶段,要求就多了:豆腐、鱼得选啥样的,哪儿买,供应商咋选,合同咋签,这些都得搞清楚。还得琢磨顾客们喜欢啥口味,怎么调整才能让他们满意,这才算是入了门。
再到第三阶段,那要求就更细了:每个步骤怎么分,谁负责,账怎么算,对社会有啥影响,顾客咋反馈,税咋交,甚至顾客吃鱼时被臭豆腐熏着了咋办,找谁,咋赔,保险公司和医院啥时候得介入,这些都得写得明明白白。
这才第三阶段呢,是不是听得您头都大了?滴水岩员工的提案到了这阶段,那条目多得数不清,文档厚得跟字典似的,看都看不完。觉得难?滴水岩的员工们还得把这些事儿转化成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清单呢,不然提案根本过不了关。
现在呢,滴水岩的提案要求都迭代到第五代了,详细得没法说,说多了这一章都写不完。那员工们咋应对呢?简单,有仙人师父帮忙呗。他们只要把思路捋清楚,仙人师父几分钟就能搞定,还能把缺的细节列出来,一起商量着办。要不然,像韩一飞这样的学渣,哪能整出完整的方案来,连个大纲都费劲。
在滴水岩啊,员工们看方案的态度也实在。通常就扫一眼总论,哪个细节感兴趣了,再去翻那部分的概论,全文细读?不存在的,公司也不提倡。为啥?因为公司觉得,要不是当成乐趣去探索,那过程枯燥得能让人发疯,心情都不好了。
那他们咋弄呢?仙人师父们先把方案啃透,提炼出关键点,再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每个仙人师父都根据徒弟的性子和喜好,用不同方式讲这些故事,把提案内容演出来。比如云澈影给何珊珊构建的,那就是个仙侠大片;楚留香给韩一飞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