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刚断线,赵不琼的指尖已在键盘上跳起踢踏舞。会议纪要的空白文档,像张着大嘴的吞金兽,而她最在意的是薪酬体系那栏数字——这些跳动的字节,关系着公司能否活过初创期的凛冬。
赵不琼曾经问过老爹:“创业公司项目框架全都确定下来,开始运营后,什么最重要?”
“成本、成本、还是成本!”赵雄总结道,“控制住成本,就等于控制了公司的生存按钮。”
赵雄说的三个成本——第一个是产品的成本,第二个是运营成本,第三个是人才成本。
“能赚钱的老板,都是成本控制到极致的高手。”
同样的问题,赵不琼也问过无问僧。老师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人才、人才、还是人才!”无问僧不容置疑地说道,“能赚钱的老板,都是能够激发人才到癫狂的高手。”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赵不琼问老公该如何选择?
“只有小孩子才选择!”李一杲信心满满地说道,“当然是两样都要——既要成本控制,也要人才激情爆发。”
“可能吗?”赵不琼不相信两者能够兼得,“优秀的人才,可是薪酬很高的。”
“不,恰恰相反!”李一杲用自己举例道,“我打工的公司给我的薪酬很高对吧?可是,还没有我给公司创造的净利润的百分之一。”
女人天生就有一种把东西捧在手里才觉得是自己的心理——理性且现实。此刻的赵不琼,正在盘算着:按照张金枇的方案,公司开张之后,那些钱应该如何吭哧吭哧地少花点。
而李一杲呢?他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也陷入了沉思。他在琢磨张金枇能够为公司带来什么,将来如何用好她,如何激发她的激情。他在手工皮面笔记本上画着思维导图,张金枇的名字被圈在正中央,延伸出的线条像八爪鱼的触须:左边缠着“狼性团队培养”,右边勾着“创新容错机制”,最下方还画了个小火焰标志,旁边标注着“持续点燃”,而上面则有个巨大的磨盘,磨盘中心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