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的电话,看不完的信件。
都是冲着陈勤之这篇论文来的。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说他瞎胡扯,说化学制药和中药才是未来大趋势的声音也很不少。
汉城大学。
周昌平的办公室,还有梅盛林的办公室,两人的电话也被打爆了。
都是来跟他们确认,陈勤之是不是汉城大学的,问汉城大学是不是准备申请独立的生物制药系?
1990年,汉城大学还没有独立的生物制药系,全国内有独立学科的大学也只有一两个,其他都是笼统的和中药、化学制药并在一起为药学系。
“老周,陈勤之是你们学校的老师吧,年轻人很有想法,很有创新。”
“王部长您说的是,确实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他这篇论文很不错,你们学校有人才,你得好好利用起来,得好好发展。”
“一定,我们一定会的。”
打电话过来的是卫生部的一把手,他是医药出生,看到陈勤之这篇论文,就觉得我国医药会有大搞头,大进步。
所以,电话马上打过来了。
接完卫生部的电话,周昌平的脸火辣辣。
自己还想压着陈勤之这篇论不让发,结果这篇论文反响这么大。
这让他的脸往哪搁?
比起陈勤之给学校带来的荣誉,周昌平更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把他压下去,让自己打了脸。
“老周,你们学校这次可要被表大彰了,你得请吃饭。”
“盛林,那个提出生物制药会成为大趋势的陈勤之是你们学校的吗?这年轻人很有想法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