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显悲凉不忍。
众人听著,原本定是要留下这人性命的想法,慢慢有了动摇,仿佛眼前之人,只是问天谴的一个故人,也只是一个失去挚友的可怜人。人们开始渐渐选择遗忘──此人便是亲手杀死这诸多豪杰的凶手,一手造成如是悲剧的主谋。纵然不曾遗忘,又有谁忍心,在当下破坏一个孤寂之人心底对失去知己之痛最刻骨的缅怀。在这之前,无人真正理解过这个看似高高在上,权势熏天的丞相,实则是个身心同样病弱的普通凡人,他也同样拥有著七情六欲,同样会为失去而伤感,为离别而惆怅。也无人愿意相信,这个双手沾满鲜血,本应该无血无泪、无情无义的刽子手,却与侠肝义胆、正气凛然的问天谴共为生死之交,青梅手足。更无人肯去探究,这个让他们恨之入骨,名唤寂寞侯的男人,究竟是怎样的为人?原来“天下间知我者几人”的感慨;并不是文人酸儒自悲自怜苦不得志的伤情之语,而是经过世间历练、风尘洗礼後对人事物最深刻的体悟。
寂寞侯兀自弹著那不全之音,回想到少时与问天谴的种种过往。那是懵懂时期最放纵的轻狂,与半生之中唯一不将天下萦於怀抱的无拘快乐。想到俩人也曾高谈阔论,直至夜深相拥而眠;想到俩人也曾携手登东城观麦,桑麦茂盛广阔,高下竞秀,风摇如碧浪滚滚,让人忘却尘嚣。遥想中不觉就又奏起了那凉州小调,不剩悲伤,只留怀念。
几曲下来,众人心知此人是真心前来拜祭,当下再无人提及留下性命之事,刀尖纷纷垂了地,悻悻不语。
寂寞侯最後一曲唱罢,掌中使力,登时将那古琴斩分为二,投炉而焚,四下诸位,无不唏嘘。寂寞侯却强起摇晃数步,行至素还真身前,道:“此行祭拜,全劳先生周全,他日两军交战,寂寞侯许先生一命,以还今日之恩。”
寂寞侯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众人听得毫厘不差。语落後深深一拜,携无名等五人扬长而去,两旁侠士竟无人想拦,尚且还沈浸在方才的哀痛惋惜之中。
而一边素还真却暗自叫苦,心想著这离间失和之计策,寂寞侯应用起来也不遑多让,明明祭拜之事非他一人擅自做主,却单单谢他一人周全,还在众人面前许他一命,倒是预示著落败之後尚不至他於死地,就好似拥有了一张丹书铁契,只给他一人留了退路。纵使自己不屑一顾,却莫不叫别人看了称其“有恃无恐”,这叫他该如何立信众人。素还真不由叹息,寂寞侯将人心精明算计,到底又有几分不算计了自己。
这边素还真与众人心思各怀暂且按下不提,且说这会儿寂寞侯已在无名等人的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