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身为古朝遗脉,预留的后手,复兴的种子,他们怀有重宝,首先就是那帝经传承,一道通往帝境的法门,哪怕有血脉的限制,也足以让各路劫仙蜂拥而至。
更别说这帝经还关乎帝兵,若是能凭此寻回失落的帝兵,那就能重立一方古朝,成为仅次于帝朝的存在,与各大仙门,各大圣地比肩。
除此之外,身为遗族,他们身上还携有天誉古朝预留,为日后卷土重来而准备的各种资粮,灵丹妙药,奇珍异宝,圣兵重器,可说应有尽有,乃是一方古朝的底蕴所在。
如此这般,何止小儿持金过闹市?
身怀重宝,又无实力,必受觊觎。
因此,他们被一路追杀,虽然凭着古朝底蕴屡屡逃生,但也减员数名,损失惨重,并且最后还没能逃脱那夜神君之手,若不是对方觊觎帝经帝兵,想要夺取天誉一族的血脉,他们怕是根本逃不到这里。
现如今虽然入了道域,得了万道学宫庇护,但此等隐患依旧存在。
并不是说万道学宫会图谋他们什么,恰恰相反,在天誉古朝的布置之中,逃向道域的他们,可以说是各支遗脉之中最为安全的一支。
天誉皇与天誉古朝的高层早有预料,一旦他们的主要力量在黑暗动乱之中覆亡,那放眼神州能够庇护天誉遗脉的只有四处地方,那便是太玄教,阿含寺,太学府,以及万道学宫。
前者不容多说,乃是太古大教,道释儒之魁首,向来就有庇护帝朝遗脉的传统,比如当初的合和山,便是阴阳大帝传承,主力在动乱之中遭灭,仅一支遗脉逃到太玄教,最后在太玄教支持下东山再起。
后者也不用多言,虽非太玄教那样的太古大教,也没有庇护帝朝遗脉的传统,但这些年道域的发展扩张与万道学宫的所作所为,尽在天下人眼中。
他们这些帝朝遗脉虽怀有重宝,但那对万道学宫而言,不过蝇头小利,根本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