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让他们自毁长城,坏去这么多年经营的名声与深入人心的学宫法度。
甚至与三大教门相比,万道学宫的安全性还要更胜一筹,毕竟三大教门传承久远,盘根错节,内部也有不少利益纠缠导致的卑污龌龊。
庇护帝朝遗族虽是他们的传统,但实行起来也有不少曲折,最起码一些利益交换在所难免,有时甚至会出现李代桃僵之事,一些帝朝遗族说是受其资助,东山再起,实际却是他们扶持蓄养的走狗。
万道学宫就不同了,有那万道尊主在上镇压,又有法度建制深入人心,或许不会助他们东山再起,但也不会对他们图谋太多,更没有利益交换,乃至逼迫联姻,转移帝朝血脉,最后李代桃僵的想法。
若非如此,天誉皇也不会预先布置,将他们这支遗脉安往道域,要知道他们天誉古朝与万道学宫的关系并不好,当初更是在合和山大打出手,积累下了一番仇怨。
双方有此间隙,天誉皇还将道域定做族脉存身之地,可见万道学宫这些年的经营,其法其名在人心之中深入到了何种地步。
但就是如此,隐患也依旧存在。
万道学宫对他们没有图谋,不代表他们在道域之中没有风险。
神州之地,本就争杀成性,虚仙劫数万年一重,导致许多劫境虚仙为求长生道果走入极端,争天抢地,杀人夺宝,完全不顾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劫仙。
如今黑暗笼罩,天下动乱,这些劫仙更是丧心病狂,甚至连不少本份的虚仙都有堕落的趋势,搞得现在人人自危,不仅要提防动乱之中的恐怖,还要提防这些堕入邪道的劫仙,真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如今他们虽到道域,但谁能保证道域之中就没有“劫仙”潜伏?
虽然万道学宫对此深痛恶绝,严厉打击,但神州之地天机混乱,纵是古之大帝,也不能未卜先知,算尽天下之事,万道学宫又怎能保证境内没有劫修潜伏,最多就是多派修士执法巡查,震慑异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