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矛头都对向了人马众多的两国。为什么让区区两千人的大齐将士冲锋陷阵?何况这些将士还来自天子之国。。。
但是,在对两国的一片骂声中,也夹杂了一些窃窃私语:叶家的双生子会带来不幸。。。不管战争多么残酷,总会有一两个幸存者。可是,两千将士无一生还,如此匪夷所思的事,岂不是天命使然?
叶销以教子无方愧对两千将士为由提出离开朝堂、退居山野。天子自是不同意的,不仅好言相劝,还命令不得传播流言,否则一律论罪。可是叶销去意已决,以夫人石六珈过于伤心卧榻在床需要陪护为由拒不上朝,天子不想逼他,也只好暂时从了他,准他在夫人病好之后再上朝议事。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使臣回来传达了两国说辞,内容和叶绎叶缪听到的大同小异,错误,都在争功好胜的郎玉和叶绸身上。虽然知道就算事实如此也不能承认,但是毫无理由耍赖的行径也不是天子之国所为。大臣们绞尽脑汁思考着怎么驳斥两国,但是因为没有一个对大齐有力的人证在,也实在是没有了应对的方法。
天子亲自前去请叶销,问他有何对策,叶销以久伴病人身有晦气为由不见尊客。隔门喊话,里面未答外面却有人响应了。回答天子的是叶缪,他这几日迅速清瘦下来的身子立于朝阳中,身后是一片给人希望的红光。
本来最为伤心的叶缪,振作起来的也最快。他立于朝堂之下,以草民身份侃侃而谈:“郎司马虽然有可能指挥不当,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带人到了阵前,而他之所以能够带人上阵不是因为他执意要去断粮,而是因为泰齐和南平同意了他的提议。”此话一出,群臣面面相觑、一片哗然。无视大家或惊喜或质疑的声音,叶缪接着道:“南平使臣来此请求大齐出兵的时候,提出的条件是大齐一旁掠阵,在两国发生争论而互不相让的时候为两国做决断,所以,大齐将士的职责仅止于此。让大齐将士冲锋陷阵,本身就是泰齐和南平毁约。他们狡辩说因为郎司马拿天子威严来威胁他们,所以才不得不同意,但是,毁约让大齐将士陷于危难之中本身就是对天子大不敬,是对天子威严的冒渎,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所以,不管怎样,他们都必须以当初对天子的许诺为先,就算郎司马说是受天子之命,他们也该先上书天子再做决定。若是怕向天子上书会延误战机,他们也可以问郎司马要天子的亲笔诏书,若是郎司马没有,他们完全可以无视郎司马的威胁优先选择遵守和天子的约定。因此,说到底,正是他们对天子的藐视,才导致了今日的灾难。”
四下寂静,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