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魏国,希望以此来换得几年的安宁,趁此机会休养生息,寻求强国之道。为此,几乎所有的老氏族都上他那儿闹过,因为河东一带,几乎全是他们的世袭封地。不得已,几乎是老太后动用族规,将赢氏一族的封地与老氏族的对换,方才使得各种声讨偃旗息鼓。
却不想,这魏王接受了割地,竟转过头来谋划六国分秦。
商讨下来,由几家联合出兵攻秦,燕赵两国则秘密前往秦国的‘后院’,策反那些西戎人,想借此给秦国来个两面夹击。
此番商讨,承祜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此时此刻,他也不过平白地感叹一句:多难兴邦,罢了。
虽然与嬴渠梁和赢虔兄弟二人相处不过短短数日,他却对他们心生好感,但他却很清楚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不会想去做一些多余的、且又不自量力的事。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能够早些抵达洛阳。
至于寻找秦孝公的事情,他反倒不那么急了,现在,他基本已摸清了王族住在哪里,所余的只是他不知哪个是要找的人。横竖都是无果,倒不如慢慢来吧,总不能再一次的因为找错了人而得到另一个莫名其妙的任务。
一路上,承祜走的是水路。从渭水与泾水的交界之处驶入,本想直接顺着水走,从洛水经过,直抵洛阳王胤之地,然则这船本是一商船,是到魏国首都安邑卖囤积的大米的,承祜也便只好跟着下了船。
在黄河与济水分流处的三角谷地,有一座敖山,此处有一个堪称天下最大粮仓与货仓的敖仓,平日里魏国以稍高的价格将米粮等物资购进,一旦碰上灾荒之年,便开仓放粮,以平价或者更低价售予百姓,故而安邑人几乎从不担心无米可用。
下一班船还须得等上大半日,承祜便索性在这安逸城中溜达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却逐渐挤了起来,人人由信步闲庭到步履如飞,越往前走,却是越发人声鼎沸,热闹了起来。
随手拉过一人问了,这才知道,原来是有各家学子在这里辩驳。
百家争鸣!承祜的眼睛一亮,顿时也来了兴致,需知日后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也许温和的儒术适合于日后王朝的统治,但在他看来,在这大争之世,却有更多的门派比儒家之学精彩、实用。
过了春秋战国,便再也没有这般激烈精彩的学术辩驳氛围了。
只可惜,前面闹哄哄的,承祜人小力气小,挤了半天,硬是挤不进去。
听不清站在台上之人说了什么,只听得周围人参差不齐的一声“彩!”,承祜有些懊恼地退出了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