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木匠长桌条凳,这里以后就是小孩子念书的地方了。
至于杜仲平张罗着要打的那口井,最终是放到了后院,离着赵八家不远,这样两家用水都方便。当然,放在前院更方便些,可是有小孩子在前边还是小心点儿好,就是这样,杜安还请木匠特意给做了个井盖,平时盖得严严实实的。自家谨儿可正是爱跑爱闹的年纪,千万得小心。
就着杜家盖房子,两家顺便在中间的院墙上开了个门,方便平时往来,省得还得从大门绕。这也就是像两家这样关系好而且没有女人才行,要不怎么着也得有个避讳。
杜仲平和杜安对新房子很满意,这些盖房子的师傅真是实心下了大功夫啊,不说别的,就是这墙砌的就快有三尺厚,下足了料。木匠师傅也很卖力气,门窗规规整整,虽然没什么花样,但是结实熨帖,木料也是用得好的。桌椅板凳也都简单大方,十足结实。
虽说大家伙儿都是来帮忙的,但是上梁那天杜家不但请众人好好吃了一顿,还每人包了红包。这是主家给匠人的“赏钱”,是无论如何也推不得的。
至此,杜仲平算是正式当起了先生。在他这里每日只上半天的学,到了中午留了功课就散学,这些孩子回去还能干点活儿,不至于耽误家里太多的活计。他自己也可以在下午做些自己的事情,免得家里家外都是杜安一个人忙和。
原本杜家是在村东头住着,算是比较偏的地方了,若是无事没什么人往这边走。如今倒好,村里人有事没事都愿意到杜家门前转两圈,听听孩子的读书声。就是外村人,也会来看个新鲜。一时间,杜家门前人倒是多了起来。
只是,这人一多,就会出些事端。出事的不是杜家,而是隔壁——有人来给方胜说亲。
21、第二十章
说亲,还是给方胜说亲,看着坐着的媒婆,杜仲平与杜安都有点呆愣。
自从上回的户外教学后,杜仲平有时会把方胜请来给孩子们说说草药什么的,也有孩子真的采了来,方胜就帮着炮制了,攒到一起卖到城里的药铺,换回点儿钱,买些笔墨之类的给孩子们用。各家家长对这样的事也很支持,不用多花钱谁不愿意?甚至还有大人采了药来托方胜一起去卖呢。
方胜庄稼院的体力活不大干得来,在这方面能有施展的机会,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看他收拾草药的劲头就知道了。赵八照例是方胜高兴就好的,也跟着帮忙,哪怕被方胜埋怨笨手笨脚都不在乎。他多久都没见过方胜这么有劲头了啊,被说两句怕什么,不疼不痒的。
今儿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