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炮传奇
首页

第2章 山东聊城的仁义胡同

('\n

第2章 山东聊城的仁义胡同 (第1/2页)

说起六尺巷的故事,人们会马上想安徽人张英。清康熙年间,张英已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在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吴家秀才出身,两家院落之间原本有一条巷子,供两家及村民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翻建新房,想占用这条小巷,张英老家的人不同意,争执不下告到县衙。

县官为难,没有给出结果。这时,老家的人写了加急信,给了在朝廷做大官的张英,希望他出面解决。邻居听到这个消息,满以为张英会袒护自己亲属。

张英接到老家寄来的信后,二话不说,当即就回了一封信。

他在回信中写了四句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收到回信,主动让出了三尺,邻居很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六尺巷由此而来。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皆大欢喜。张英大度做人,克己处世,他借用秦始皇与长城的故事,巧妙劝导家人让出三尺之地,换来了百世流芳。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为自己的家族、家庭、家人树立了包容博大、崇德重礼的表率。

而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确有六尺巷,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关于六尺巷的故事,至少还有十个版本。其中一个讲得是曾国藩,一个说得是郑板桥。故事里的人物和年代虽不同,但故事情节都差不多。有意思的是不管曾国藩还是郑板桥,和张英一样,给老家人的回信都是:“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不仅如此,安徽省桐城有‘六尺巷”.山东聊城有仁义胡同。

聊城仁义胡同的故事,讲得是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1608年10月13日生于历史文化名城——山东聊城。因七世祖傅回于明朝成化年间从江西永丰来东昌府(聊城)任冠县令,故定居聊城。傅以渐幼年聪明过人,3岁能诵书、五岁熟读经史、十岁工属文,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当我得了绝症后他们都追悔莫及) 历史 /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当我得了绝症后他们都追悔莫及)
明桂载酒
" 文案: 赵家人认回了明溪,却处处偏袒假千金,说明溪不如赵媛善良,不如赵媛...
569550字06-12
五月泠 历史 /
五月泠
明月珰
" 文案: 一开始大家看了,都会以为男主爱女主。 后来,连女主都觉得男主可...
980612字05-18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千山风雪 历史 /
千山风雪
蓬莱客
77772字09-06
窈娘 历史 /
窈娘
春未绿
114020字09-10
从鱼 历史 /
从鱼
春溪笛晓
115670字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