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炮传奇
首页

第13章 新文化运动

中国人,自己没有为中国的文字和文学改良尽力。

此后,他便和之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语言学家赵元任开始研究和讨论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等问题。

1915年,胡适写了一篇名为《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的文章,提出中国的文言文是半死的语言。比如他举例说,文言称“犬”,而人们口语早已称“狗”;文言“乘马”,而白话是“骑马”。

1915年胡适从康奈尔大学转到哥大以后,又经常和任鸿隽、梅光迪等人辩论白话诗的问题,提出“作诗如作文”的思想,决定不再写旧诗,而专用平白易懂的白话写诗,这也就是后来《尝试集》的由来。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更有陈独秀的影响。在1916年10月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上,陈独秀发表了胡适8月份从美国写给他的信,在这封通信中,胡适初步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八项主张。

所谓八项主张,就是胡适给陈独秀的信中提到的文学革命要从八事入手:

“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四曰不讲欲字欲语,五曰须讲文法结构,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六曰不作无病呻.吟,七曰不慕仿古人,八曰须言之有物,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

陈独秀对胡适的这八项主张大为赞许,回信要求胡适做更进一步的阐述,这就有了后来的《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收到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一口气读完,异常兴奋,仿佛找到了知音。他以前和人议论施耐庵、曹雪芹的价值,远远高于散文家归有光、姚鼐,别人总是疑惑不解,想不到胡适也是这个观点,这不是找到了知音?

编好《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又写了读后感:“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余亦笃信而渴望之。吾生倘见其成,则大幸也!”

在1917年2月份的《新青年》上,陈独秀作为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在急先锋胡适写出《文学改良刍议》后,他唱和胡适写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吹响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陈独秀写道:“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

相关小说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当我得了绝症后他们都追悔莫及) 历史 /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当我得了绝症后他们都追悔莫及)
明桂载酒
" 文案: 赵家人认回了明溪,却处处偏袒假千金,说明溪不如赵媛善良,不如赵媛...
569550字06-12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五月泠 历史 /
五月泠
明月珰
" 文案: 一开始大家看了,都会以为男主爱女主。 后来,连女主都觉得男主可...
980612字05-18
千山风雪 历史 /
千山风雪
蓬莱客
77772字09-06
窈娘 历史 /
窈娘
春未绿
114020字09-10
从鱼 历史 /
从鱼
春溪笛晓
115670字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