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房”(玻璃阳台木地板),将梁思永抬到板栗坳居住休养。
至于傅斯年对他的弟子和下属的关心和爱护,则是时时处处。
而更传为美谈的是,傅斯年在任台大校长时,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他接手台大时,台大校舍不够,很多学生不得不住在校医院的病房。傅斯年想方设法在短期内筹集一笔资金,在不到一年时间解决了八千多名学生的住宿问题。
他曾对部下说:“我们办学,应该先替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有安定的求学环境,然后再要求他们用心勤学。如果我们不先替他们解决困难,不让他们有求学的安定环境,而只要求他们用功读书,那是不近人情的。”
1949年12月1日,傅斯年致信台大训导长郑通和、总务长余又荪、赵国华,“爽性下一个决心”,把“学生住处及其生活上相关之房子”这个问题,“在目前阶段上完全解决”。还要求即日着手觅地、设计、画图,将此信登入校刊,征求全校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93章 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 (第2/2页)
他考虑得非常细致,在信中具体列出设施清单,包括:学生自行车存放棚,男女厕所,须足用、清洁,重病学生的疗养室、休养室,配套厨房、浴室、护理人室,学生生活公用房,工友公用浴室等。
他让全体台大学生进行X光检查,预防感染肺结核,检查后轻微患者另拨宿舍暂住,单独提供伙食,安排工友照顾;重病者准许休学,生活补助费照发,还加发菜金三十元。
傅斯年尤其对优秀学生、贫困学生体贴入微。当时在台大就学的朱葆瑨,在《永远活在学生心中的傅斯年校长》中回忆,“很幸运地住进了傅校长新盖的学生宿舍,并且申请到工读奖学金,解决了基本食宿问题,才能安心念书。傅校长不只是我们的师长,还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他设立多项奖学金,不让学生因贫失学。李亦园1948年考进台大历史系,两年后因兴趣而非成绩差,想主动降级转读新成立的考古人类学系,家境困难又想保留全额奖学金作为生活保障。
台大规定,学生降级不能享受奖学金。钱思亮教务长依校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