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章子俊够低调了,低调的有点不像话,目前朝廷还没有跟自己过不起,撕破脸皮,可是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会不会出一个跋扈的子孙,引起众怒,一旦被朝廷抓住把柄,那么......。想到这里直觉的浑身一个冷颤,是要给自己的身后事考虑一下了,也该落幕了。
此时的朝廷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许进回朝带来了平安伯的上疏奏折,加上许进自己的奏折,把整个朝廷搅的地动山摇,以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王鏊,杨廷和等人为新生代表跟老的右都御史史琳等人展开了互攻,抨击平安伯妖言惑众。史琳认为当前边关的情况很不好,平安伯不能动,朝廷应该要安抚。
王鏊又奏:今火筛,小王子不足畏,而嬖倖乱政,功罪不明,委任不专,法令不行,边圉空虚,深可为畏。近年边将失律,率令戴罪杀贼,人心日懈,士气不振。望陛下大举乾纲,有罪必罚,有功必赏,专主将将权。厚恤沿边死事之家,召募边方骁勇之士。更请仿靖代制科荐举之例以收异材。然平安伯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毒瘤,疑有不安,陛下因该下旨请重加究治,或罚俸夺俸,或罢黜除名。
吏部尚书倪岳认为平安伯开言路、宽赋役、慎刑罚、黜奸贪、进忠直、汰冗言、省营造稳定了西北是朝廷的肱骨之臣。
最后内阁首辅李东阳上言道:“如正言平安伯所言,再过一月有陕西朝邑地震的话,不得不防,建议朝廷下文各地防范,命钦差镇守陕西,甘肃等处地方,调御用太监祭西岳华山之神。”
不日皇上朱佑樘诏命保国公朱晖佩大将军印,充总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太监苗逵监军,募集大军三十万,前往宁夏御之。平安伯固守榆林,东胜卫一线。
这就是说,朝廷面对鞑靼的侵入,暂时放下了对平安伯的弹劾。而此时的兵部尚书马文升会同司礼监太监陈宽、英国公张懋等也是焦头烂额,命巡抚大同都御史刘宇督办,要求修大同外边墙,自西阳河(山西天镇新平堡)至偏头关(山西偏关)九百八十余里,宽一丈五尺,高一丈三尺,增置墩堠,修堡寨六百七十个,役夫五万人,期半年完工。
面对鞑靼小王子,火筛诸部连续进攻,朝廷是急眼了,放着东胜卫不加固驻兵,却在山西修起了边墙,在章子俊看来,可能是历史的惯性使然,在历史上确实修了这一段的边墙长城。可气的是,许进讨来的百门火炮被运往了大同城防之用。
这种火炮轻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