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疖子发生的机理都是类似的。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金黄葡萄球菌等会突破真皮层,侵入真皮层下面的皮下组织,主要是结缔组织。金黄葡萄球菌在皮下结缔组织形成感染灶,引发炎症,形成一个脓腔,产生溃疡,流脓。这时,中医叫作痈。
西医叫作急性蜂窝织炎。也就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大的脓肿可以有拳头般大。
如果让病灶继续发展下去,这时,中医叫作疽。这时出现大面积的片状紫红色脓肿,病人感觉疼痛,一天之内可以感染一个手臂或一条腿,甚至大半个背部。
由于血管被细菌栓塞,皮肤开始发黑,出现大疱,皮下结缔组织和筋膜发黑坏死。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产生大量新的化脓性病灶。
这时候,金黄葡萄球菌进入血流,传遍全身,先是高烧,烧退后进入低温,细菌和毒素遍布全身血流,引发低血压。
全身内脏器官都开始出现脓肿,内脏血管被菌栓堵塞,又因低血压使内脏供血不足,引发内脏产生溃烂、坏疽,最后坏死。中医称为:五脏溃烂。
好恐怖的一幕!这就明白了那句骂人的话,背上长疮不得好死的恶毒了吧。
这还没完!急性蜂窝织炎和脓毒血症又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又加重全身性的炎症。最终使脑部感染和全身炎症恶性循环。
然后,就是迅速死亡!
所以中医对疽的治疗是以先期为主,主要是针对当有浓肿起,动刀排毒,再敷药。《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一篇《寒热病》“致气则生为痈疽”。
这里说的气,就是邪气。古人不知道细菌,把细菌等病原体统称为邪气。
《说文解字》:痤,小肿也。从疒,坐声。如果邪气(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及网状淋巴管,感染浅层的皮下结缔组织,这是会出现巴掌大的红肿,中医称为丹毒。丹毒不化脓,但如果丹毒发展下去会形成痈疽。
疮疡有八病:疖、疔、痈、发、丹毒、有头疽、无头疽、走黄与内陷。
背疽指背部脊柱附近的有头疽,中医称发背;生于背其他部位及腰部两旁者称搭手。
脊柱发生的背疽最为恐怖,不但会并发脓毒血症,还会直接感染脊髓,侵入中枢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