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聚居,而是要实行内迁而汉胡混居的方案,逐渐将胡人同化,因此李庆安提出这个方案属于合情合理,大家都不反对。
但郭子仪却听出了一点端倪,他徐徐问道:“我听赵王殿下的意思,只有契丹和奚的妇孺,他们男子何在?”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郭尚书应该知道,契丹人是全民皆兵,男子都在渤海国打仗,所以他们的老巢就只有妇孺,当然,如果有战俘的话,那就有男子了。”
政事堂的其他相国对此都不太了解,李庆安说得似乎有道理,全民皆兵嘛!男子自然都去打仗了,但郭子仪心中却很清楚,再是全民皆兵,部落里一定还会有男子,不可能全部去打仗,他也猜到了,一定是李庆安下令在契丹和奚的老巢进行了大屠杀,所以只剩下妇孺。
这时,两人的目光相对,李庆安的微笑中带有一种强势的威压,确切说其实就是一种警告,警告郭子仪不要节外生枝,郭子仪的头慢慢低下了,他不再说话,
“各位相国,假如这个方案能通过,明天春天,军队就会将契丹民直接用大船运回到大唐,待河北战乱结束后,再慢慢进行安置,请各位相国表决吧!”
政事堂是七人制,一般情况下是多数占优便算通过,但一些重大事项,比如建渤海道、发动对方战争等等军国大政则必须要全体政事堂相国同意,这种事项便叫做一级政案。
所以一项提案首先必须由五名中书舍人来判定级别,叫做‘定案’,三级及其以下低级别的政案则不须要政事堂审批,直接由执政事笔的当值相国批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