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压时要注意用力的方向与器表基本垂直,这样彩料才不会移位,图案则保持原状。
绘彩之前先在陶坯,上加施一层彩色陶衣,是仰韶中期以后各类—型彩陶文化中常见的做法。
施陶衣之后,器表如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彩衣,再用其他颜色绘彩。
如在红色陶衣上绘黑彩,色彩对比强烈且稳重,更加绚丽夺目。
有的陶器加陶衣后即使不再绘彩,如大地湾四期陶鼎,通体饰紫红陶衣,仍显得华美耀眼。
陶衣原料一般为仔细淘洗过的细陶土泥浆,有时也调入其他颜料。
加施陶衣时,将泥浆涂刷在器表或将器物置放于泥浆中蘸泡而成。
马厂类型,以及火烧沟、辛店、沙井文化均流行红陶衣;
仰韶、马家窑文化有少量白色陶衣。
经鉴定,红色陶衣的原料是含铁量高的红黏土,白陶衣多为白垩土。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彩绘陶,这是指陶器烧成后,再绘彩纹的陶器。
这类陶器的绘彩颜料中,加有胶质物,借以使彩料贴附到器表,但仍然容易脱落。
大地湾一期发现一片白色彩绘陶片,白彩绘在罐形器内壁,颜料质地较粗,明显高于器表。
经X射线衍射分析,颜料为方解石,成分为碳酸钙及二氧化硅。
当地随处可见的“料姜石”中含有较高的方解石,估计是将“料姜石”烧熟后研磨成白色颜料。
在大地湾四期,出土了较多的彩绘陶。
一类是绘在灰泥质陶上的红色彩绘,因彩料脱落而图案不清;
另一类是绘在泥质瓶、壶上的白色彩绘,脱落现象不如红彩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