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潘家园是经常出现在文玩圈的地方,不过魏明现在财力并不允许他玩古董,有那个钱他宁愿先实现电器现代化。
他来琉璃厂主要是为了龚樰,她那幅《紫葡萄》之前没装裱,所以昨天来这里找了个店装裱一下,今天是来取的。
这里名店云集,大名鼎鼎的荣宝斋、一得阁、槐荫山房都在这条街上。
魏明就随便找了个小店,老板并没有笑话龚樰这幅画,做得很用心,小生意也是生意嘛。
魏明看他装裱的不赖,又买了一些墨水、宣纸、毛笔,是时候把自己的毛笔字拾起来了,而且以后雪姐来了也不用再借隔壁老吴的了。
小生意顿时变成中等生意。
魏明离开的时候恰好路过荣宝斋,这是一家专门经营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具体应该有三百多年了,最早叫“松竹斋”。
荣宝斋也承接装裱工作,不过接待的都是大客户,魏明在大会堂见过的那幅《江山如此多娇》就荣宝斋负责装裱的,是由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大师历时三个月完成的,画上还有伟人的题字。
90年代之后大会堂悬挂的《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临摹复制版了,因为原版几十年时间发黄变旧,还因漏雨原因造成画面局部损伤,而负责临摹工作的也是荣宝斋。
除此之外荣宝斋还承担着创汇重任,除了友谊商店,在荣宝斋也可以用外汇或者外汇券买到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以及魏明的邻居吴作人等人的画作。
魏明暂停了摩托车就是因为看到了吴作人老先生。
老头也注意了魏明,赶紧对他招招手,魏明锁好车进了荣宝斋的大门,门口这个牌匾是郭沫若题写的,进去后还能看到启功、齐白石等人题字的牌匾。
“小魏你怎么来琉璃厂了?”
魏明晃了晃自己的手上的卷轴:“我来取画。”
吴作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