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着拼装起来,没想到还真被我猜中,也没想到会如此简单。根据东西的凹凸跟大小,不一会,就整出一件像雨伞般的东西来。我兴奋地握住摇杆,用力一摇,这玩意竟然飞快转动起来,而且力度大得惊人,只觉呼呼风扑面而来。我大吃一惊,赶快停住手,可惜还是晚了,那摇杆锈得经不起折腾,只听一声闷响,“噗”地散落一地。
我目瞪口呆地站着,没明白刚才是怎么回事,李爷反应更大,几乎整个傻掉,一时间,四周出奇的静,静得像是被定格住了。
这东西好眼熟,我肯定在哪里见过。稍稍回过神来,我开始转动脑筋,突然想起,就在昨天晚上,在那箱书本中,曾见过描绘着跟这个同样形状的图案。
“到底是啥玩意?”李爷看似清醒了,惊魂未定地靠过来,接着一句,“值钱不?能换多少?”
“这是古时候的农具,不值钱的。”我装模作样地解释,其实真怕他纠缠,毕竟东西是坏在我手里。看他一脸失落,又不忍心安慰说:“东西你先放着别动,回头我找专家分析看有没有研究价值,要锄子的话,去铁铺买吧!”说完,掏出五块钱递给他。
李爷毫不客气地把钱裹在手里,之后开始对我连连夸赞,在他嘴里,我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个大人物……
辞别李爷,我几乎是小跑着回到家,不为别的,就想弄清楚刚才那玩意是什么。果然,在一本介绍盗墓工具的书中,赫然画着这个东西,只见上面写着——“穿山钻”,宋元“金丹南宗”所创……优点:速度快、力度大、洞壁齐整。缺点:易损坏、体积大、不便携带……只流行于本宗派,后被“荷花铲”取代。
从描绘的插图来看,这“穿山钻”并无神奇之处,无非是把三页铲片做成螺旋状,利用杠杆原理使之转动,从而产生转动惯量,再利用前端摩擦力来钻土……
那腰牌呢?我每一本每一页的翻看,很可惜,没有找到任何类似的记录,也不知是遗漏,还是那玩意纯粹是饰物。然而,这人既然带着穿山转,那明显就是个盗墓贼?而且是来“干活”的,就此推理,洞的附近必定有大规格的古墓,因为他带着这么大一个钻洞家伙,艰难跟风险可想而知,那目标肯定值得他冒险。
可就我知道的历史,包头是个新成立的城市,虽然五千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聚居的痕迹,但直到清嘉庆年间,才渐渐有个城镇的雏形,这前后也不过两百年,哪来的宋元古墓?难道,是辽代游牧到此的契丹贵族?如果是的话,那将是天大的奇遇!
由于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契丹也是一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