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噩梦,怎么就他吗不醒呢?
从小到大,赵卫红都是亲朋好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懂事早,肯吃苦,在那个放了学就应当出去疯玩的年纪,赵卫红总是能踏踏实实守在书本前,直至深夜。
现在想想,赵卫红能在缝纫机前,枯坐一天。
年少时的这段经历,实在功不可没。
但那时候,没人觉得学习成绩在县里名列前茅的赵卫红,以后的人生会在缝纫机的嗡鸣与工头的呵斥声度过。
读书改变命运。
是赵卫红十八岁之前的人生信条。
按照影视剧的发展,赵卫红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是一片坦途。
考上一个不好不坏的大学,找上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跟一个不好不坏的人成家,最终带着父母脱离农村,度过不好不坏的一生。
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平淡而又乏味,却是包括现在的赵卫红在内,无数普通人只敢在梦中稍作遐想的奢望。
只因这操蛋的生活,总是要折腾出一些所谓的波折,好让这篇名为“人生”的大剧,更加的跌宕起伏。
高考结束后,赵卫红没能等来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准确的说,是啥也没等来。
他落榜了。
赵卫红的父母不死心,一次又一次的往返于教育局和邮局之间,试图找到那封属于赵卫红的录取通知书。
因为他俩无法接受,平日里学习成绩能稳居全县前十的儿子,寒窗苦读十余载,到最后却连大学的门槛都没迈进。
等到老两口终于认命,过来要账的亲朋好友,几乎踏破了赵家的门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