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父赵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一年到头土里刨食,除了人吃马嚼,也攒不下几斤余粮。
想要供养一个完全脱产的读书人,难度可想而知。
之前,赵卫红瞧着争气,亲朋好友也乐于帮衬帮衬。
这家掏上几毛散票,他家拿上几斤杂粮,赵卫红的学费和伙食费也就出来了。
可当赵卫红一朝跌落云端。
随之而来的不但有风言风语,还有过往十几年积累下的人情与债务,亟需偿还。
十八岁的夏天,因为落榜而浑浑噩噩的赵卫红,整日面对的,都是往日对他和颜悦色的亲朋,不软不硬的奚落与嘲讽。
还有父母愈发苍老的脸庞,以及那彷佛再也直不起来的腰杆。
一个深夜过后。
赵卫红拿上行李,爬上了南下的火车。
其实赵卫红还有别的选择。
比如复读一年。
再比如,像他二叔一样,投身行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但赵卫红并不想走父亲安排的这两条路。
复读,意味着赵卫红家要交八千元的复读费。
02年的八千元啊!
赵卫红非常清楚,就算拼着日子不过了,砸锅卖铁,他们家也拿不出这八千元,更别提后续还有随之而来的学费与食宿费。
钱从哪来?
无非就是赵父赵母豁出一张老脸,低三下四的去求那些看了赵家一整个夏天笑话的所谓“亲戚。”
至于当兵,也是一个道理。
赵父赵母固然不用求人,但这些年为了供赵卫红读书而拉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