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安回:“我哥哥在香港工作,他买给我的。”
老板‘哦’了一声,舔舔唇,主动报价,“我出1000,你卖给我怎么样?”
冯兰听到这个价格,再次喊开:“这玩意,这么值钱?”
陈红兵一个月的工资是一百二,一千块他们一年都存不下来。
舒安心一颤,面上故作镇定地拒绝了,“这是哥哥给我的。不卖的。”
老板不依不饶,“1500?还是你开个价?”
舒安嫌他烦,交钱买了胶卷,拉着冯兰匆匆离开。
冯兰回到家,还在嘀咕,“你哥在香港到底是干嘛的?这么挣钱?”
舒安没说话,拿着相机闷进房间。
舒平寄过来的钱,她一分没动,去银行开了个户,全存进小折子里。
短短半年。
舒平给她汇了三百块。
还有这样一台价格不菲的相机。
舒安捏着那些钱,替他开心的同时,却也隐隐担忧。
她虽不懂做生意,但明白什么都得一点点来,舒平赚钱的速度远超她的想象。
从那以后,舒安天天买经济报,关注香港的经济动向。
可看来看去,看不出什么门道。
她写信给舒平,提醒他在外要守规矩,不要干投机倒把的事。
舒平的一腔热血在她那浇了个透心凉。
而后,他还是会给舒安汇钱,但不再给她写信。
兄妹俩最后一次通信,是在八零年底。
舒平说他的女儿舒梦欣出生了,取的欣欣向荣之意,还随信寄来一张小朋友的相片。
第9章 .1982我想你了
一九八二年,春节。
福城难得地下了场雪。
南方温度不高,星星点点的白落到地上就化成了水,只有骤然下降的气温能证明它来过。
陈雯穿着新棉袄,站在院子里伸长手,妄图接住落下的雪点。
只是她指尖的温度更热。
冰冰凉的雪飘到她手上,她还来不及看清,就化成了雪水。
舒安从爷爷奶奶去世后,就常住在陈家了,就连寒暑假也没回家。
她帮冯兰摆好菜后,就走到院子去叫陈雯,“雯雯,来吃饭啦。”
陈雯两手背在身后,一步一脚印地在地上踩出一条水印。
等走到门口时,她回过身,发现舒安仍站在院门口,朝军属院的大门那张望。
陈雯眼角一弯,故意冲着她大声喊:“安安姨,小叔今年春节不回来!”
舒安的小心思被人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