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时,仍然感动得痛哭流涕。
嘉庆皇帝的心非常之细。亲政不久,他就下诏说,乾隆皇帝曾赐一些功高的大臣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然而,满汉大臣有所不同。满洲蒙古大臣平常习惯骑马,汉大臣却很少会骑马的。所以,他特意下旨,规定享受紫禁城骑马待遇的汉大臣,特别是那些年迈力衰或体弱多病之人,可以乘车轿到紫禁城。
甚至在他最粗暴的一次表现中,仍然含有温情的成分。虽然他对洪亮吉的奏折十分恼怒,但是在洪亮吉被关进刑部大牢后,他仍不忘专门派太监到刑部,传达一句“读书人不可动刑”,让刑部善待这个政治犯。这句话让洪亮吉感动了一辈子。
在他去世后,朝中大臣无不对他充满怀念。
二
在二十多年的统治中,嘉庆皇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作风。
即使不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也得说是“之一”。他深得乾隆皇帝真传,生活起居的时间如同钟表一样精确。在位二十五年,他没有一天不早起。读完“实录”后,天往往还没亮,他就秉烛批阅奏章。他事事躬己总揽,早膳后召见大臣,往往多达十余人,批览奏折几十件,常常是忙得忘记吃午饭。遇到外出巡视时,他更要早起数刻,提前把一天的公事办完。在这点上,他颇有祖父雍正皇帝“事业狂”之作风。
从皇子期间养成的每天大量脑力劳动的习惯,使工作已经成了他的第一需要。一天不办公、不理政,他就浑身不舒服。嘉庆中期的一天,他早起参加一个祭祀典礼。典礼完成后,才上午十点钟,他决定回到乾清宫接见大臣。不料一问御前侍卫,侍卫说今天没有官员请求接见。皇帝有些怀疑,为何今日如此空闲?一问军机,这才知道,本来是有几名大臣要奏事的,可是睿亲王考虑到皇帝参加典礼,已经很累,况且天气十分炎热,为了让皇帝节劳,私自把他们安排到第二天引见。
得知此情,嘉庆皇帝勃然大怒。他申斥睿亲王:“朕年方四十,虽日理万机,但从不以此为劳。引见这么几人,本来也不足为劳。睿亲王如此大胆,擅自改动官员引见日期,意欲何为?”一番训斥之后,他将睿亲王交宗人府严加议处。睿亲王好心没好报,被降职罚俸。
和其他皇帝不一样的是,别人是“靡不有始,鲜克有终”,而嘉庆帝从来没有出现“倦勤”的情况。他的耐性、毅力,古今无二,天下无双。一直到临死,他还是保持这样的敬业精神,没有出现过任何懈怠。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他依照惯例到中南海的瀛台观看冰技。碰巧那日没有奏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