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然。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前面讲吕蒙的时候说到,当时孙权与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其性质是双方核心利益的严重冲突。后来虽然暂时以湘水为界,重新调整地盘,但是核心利益的严重冲突,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关羽个人努力与孙吴搞好关系,作用也不大,该偷袭时孙吴照样要偷袭。倒是刘备应当深刻检讨。首先,他本人进攻曹操的汉中,专门安排首席大臣诸葛亮坐镇后方大本营成都,可见他对镇守后方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认识的。那么关羽出兵时,他为何不调派重量级人物,去为关羽镇守后方大本营呢?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赵云,不仅忠诚英勇,稳重周密,而且当时并没有特别任务在身,正好有档期,可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更为严重的是,他把麋芳这样无德无能的角色,委任为南郡太守,去担当为关羽镇守大本营江陵的重任。结果吕蒙的军队刚刚杀到,麋芳就乖乖举手投降,造成整个战局全面逆转。麋芳是谁?刘备小妾麋夫人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其次,刘备不仅用人有点唯亲,而且对战局还盲目乐观。当对方的两位首脑,孙权和曹操,全都亲自赶往前线督战,亲自指挥和调动本国的所有资源,战争机器全速开动的时候,刘备自己却安坐在成都的王府不说,连赵云也不派去帮忙,让关羽在荆州一个人唱独角戏。因此,结论很清楚:是刘备的用人不当和盲目乐观,造成了丢失荆州;而首席辅佐诸葛亮,没有能及时提出建议和提醒,也有一定的责任。
综合关羽战将型的能耐和主帅型的品质,以及围攻樊城对曹魏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完全应当评为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或者仅次于诸葛亮的主帅型名将第二名。这就是历史上关羽的真实形象。
关羽和张飞死时的年龄,史书都没有明确记载。两人最初追随刘备,是在中平元年(184)镇压黄巾军之时,年龄都应该在二十岁上下。这时刘备的年龄很明确,虚岁二十四。史书记载,关羽比刘备小,却比张飞大几岁。可见这时关羽的年龄应当在二十三岁左右,张飞应当在十九岁左右。根据这样的推断,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死时,应当在虚岁五十八左右。
刘备开创的蜀汉基业,最为兴盛的顶点,就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秋天。这时在西边的益州,刘备打下汉中,攻占了益州的全境;在东边的荆州,关羽围攻襄樊,声威震动了曹魏的中原地区:总之,两边都是形势喜人。但是,越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人就越难保持头脑的清醒。因为喜讯会令人兴奋,兴奋就会失去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