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边的主要幕僚,后来被他处死。主要罪名之一,就是“交关诸侯”,指他与自己的儿子曹植交往关联,事见《三国志》卷十九《曹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明白了这样的时代政治背景,再来看许褚的人性品质,就会有深刻的感受。他之所以拒绝与曹仁进入内室私下谈话,是因为他很清楚曹操的规矩和红线,而且非常自觉地去遵守规矩,远离红线,四个人性特点中的前三个,非常谨慎,奉公守法,质朴稳重,就都充分展现出来。至于话语很少,三个字的回答“王将出”还不够少吗?要知道,在君主身边的内臣,了解的机密太多,如果不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巴,有你的好果子吃。可见许褚话语很少,根本还在于他非常谨慎和奉公守法。
综合许褚一生五次解救曹操,使得三国历史不被改写的重要贡献,他在曹魏的战将型名将中,应当评为仅次于邓艾、张辽的第三名。
许褚的一生,历经曹操、曹丕、曹叡这祖孙三朝,一直担任至关重要的卫士长,而这祖孙三代,都是很不好侍候的主子。可是许褚长期任职,却没有犯下任何过错,最后得到光荣善终,这看起来很平常,其实却很不简单。他哪里是什么愚笨呆傻的“虎痴”?他才真正是聪明绝顶的明白人啊!成语有“大智若愚”,是从苏东坡的“大智如愚”而来。放在许褚身上,就是“大智若痴”,完全当得起“大智虎侯”四个字。相形之下,表面上看来非常聪明的杨修,其实才真正是相当呆傻,因为他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保不住,还算是聪明人吗?应当反过来给他四个字的评语,就是“大愚若智”。当今的社会,争着当聪明人的很多,觉得自己是聪明人的也很多。既然聪明,所以做事往往就不谨慎,不稳重,甚至总想钻法律规章的空子,结果因此摊上事儿,甚至摊上大事儿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要想不摊上事儿,尤其是不摊上大事儿,琢磨琢磨许褚,或许能得到有益的借鉴。这正是:
服侍三朝无过错,虎侯大智有谁知?
关于许褚就讲到这里。至此,三国名将的讲述全部结束。从以上诸多名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金戈铁马的辉煌战功,隐秘深藏的历史玄机,而且可以领略到绚丽多姿的文化风韵,光彩照人的人性光辉。但愿这一切,能够给你带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
附录一 本书名将重大战事年表
年 代 名将战事
建安三年(198)冬 下邳之战,曹操擒杀劲敌吕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南岸,成功扩大地盘。
建安五年(200)夏 白马之战,关羽在万军之中,刺杀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