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张之万识得漕帮厉害,调了大批漕标精锐来保护自己。数十号官船,在运河中连番南下。他自己则一直躲在舱里不露面,十分谨慎小心。
这一天到了瓜洲,张之万突然要下船走走,不料赶上内急,情急之下,下令漕标参将带领两百亲兵团团将茅厕围住,以确保上厕所时不会遇上刺客。当时正是深秋收获季节,当地有不少百姓正在收割稻子,突然看到官兵刀剑出鞘,如临大敌,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赶去一打听,才知道是漕运总督在上茅厕。
此事一时传为笑柄。连漕运总督都如惊弓之鸟,可见当时的局势如何之险恶。张之万人还未到,茅厕笑话先传到了江宁。以致江宁将军魁玉一见到张之万,便打趣说:“天下总督,漕帅最阔,拉场野矢都得派两百小队守卫。”
张之万到达江宁后,传见参与会审的司道府县各员,了解到之前的全部审讯情况后,这才开始提审张文祥。此时,张文祥的女儿张宝珍、儿子张长福、同居之舅嫂罗王氏均被捕获到江宁。而之前负责马新贻安全警卫的中军副将喻吉三和武巡捕叶化龙等人也都被逮捕,追究防护失职之责。逮捕了不少人,但审问主犯张文祥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参与会审的孙衣言、袁保庆(袁世凯嗣父)均是马新贻一手提拔的亲信,对此案情迟迟不明很是着急。尤其是袁保庆,马新贻曾任命他为营务处总管,专门负责对付为非作歹的湘军散兵游勇。袁保庆以剽悍著称,手段严厉,抓到这些人往往就地正法,是以湘军不少人恨其入骨。马新贻一死,袁保庆怀疑跟湘军有关,心中更加内疚,总觉得自己对马新贻的死负有一定责任,所以在审张文祥一事上格外卖力,大有不揪出幕后黑手决不罢休之势。孙衣言也是如此。二人见张之万审案慢慢吞吞,很不上心,又不准对张文祥用刑,十分不满。
孙、袁二人却不知道,张之万历经宦海生涯,老奸巨猾,考虑得远较他们更为周全。现在巴不得张文祥死的大有人在,因为张文祥一死,便是死无对证,一旦用刑,难保不会有人趁机从中做手脚,倘若张文祥“刑伤过重,瘐死狱中”,那可就是他主审官的责任。一向明哲保身的张之万可不敢冒这个险。对他而言,不求真相,但求不送命、不丢官,就是老天爷保佑,不枉他每天虔诚地下跪磕头一百次了。
张之万深知此案极为棘手,审不出结果,朝廷不满意,他前程难保;审出结果,他可能自己都没命再回淮安。思来想去,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新任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因此,他采取了一个“拖”字,曾国藩也在刻意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