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十二名亲卫便杀出重围,带兵镇压叛军,至此,皇朝第一高手,一战扬名。
建昭四年,二皇子恭肃王奇军突起,六战六胜,连夺三处失地,帝心大悦,赐“神威将军”之名,领十万兵马。
同年三月,帝再度卧病,赐皇太子监国印,掌刑、吏二部,阜怀尧以雷霆之势整顿官员吏治,非才学之士不留,非志气之士引退,非贤能之士不用,数十名老臣告老还乡,年轻才俊后来居上,齐心治吏,不过半年便肃正朝中的沉痼冗员之风。
同年,接管户部的永宁王阜远舟治理税务,体恤民情,躬亲巡访,不耻下问,增删条例,整理出玉衡自建朝以来最完善的税律之法,得帝嘉赏,百官交口称誉,其后再司掌礼部。
同年,四皇子阜博琅赐号博安王,出宫建府,不问政事。
同年,恭肃王再度大败大莽军,帝赐五万亲兵。
至此,朝中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建昭四年末,恭肃王阜崇临中诱敌之计,败,后反击,胜,坑杀大莽俘虏万人泄愤,大莽悲愤之下反扑,力求鱼死网破,战况空前惨烈,此举震惊朝野,百官上书,痛斥肃王不仁,皇太子亲赴前线,孤身入敌营,签下盟约,停战生息。
建昭五年,一月,恭肃王班师回朝,领兵部职。
二月,二皇子肃王党联手兵部参工部尚书贪污贿赂,证据确凿,皇太子秉公严办。
三月,三皇子宁王党参工部左侍郎知情不报,株连大小官员十几人,工部官吏大清洗,皇太子一党按兵不动,工部由恭肃王永宁王瓜分。
七月,蜀中蝗灾甚重,永宁王阜远舟上书,请免蜀中赋税两年,扣减六部用度,使年迈士兵退伍,帝准。
退朝之时,肃王于朱雀门前怒斥宁王削其兵力,扣减兵粮,宁王晓之以理,肃王甩手怒走,为百官侧目。
八月,京城护卫军统领病逝,接替人选为肃王军中旧部,却在操练时不幸坠马而死,之后此重职由宁王御下官吏担任,肃王大怒。
自此,两大党派明争暗斗流于表面,皇太子一党韬光养晦。
直至……
建昭六年,二月初三,德妃大逆不道,在膳食中下毒谋害圣上,恰巧被进宫的二皇子恭肃王撞见,当场逮捕德妃,皇帝授予皇城禁卫军虎符于恭肃王之后昏迷不醒,此事传出,举朝震惊。
……
二月初三,夜。
皇宫中灯火通明,人心惶惶。
全体太医一齐被召至乾和宫,奈何德妃所下的毒药毒性刚猛罕见,年近六十的皇帝迟迟不醒,不少宫女太监和问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