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全面爆发。
北宁远洋运输公司拥有的2艘3万吨级的大型豪华远洋邮轮“祥龙”号和“瑞凤”号原本分别在太平洋航线和印度洋-大西洋航线运营。大战爆发后,2艘邮轮奉命全部开赴大西洋,执行撤离欧洲战区大清帝国侨民的任务。
同时,北宁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两大阵营的各个参战国提供他们急需的除了武器成品之外的各种工业品,大发战争财,坐收渔翁之利。北宁海军大批“大清”级巡洋舰奉命出动,在全球海洋上为自己的商船和邮轮实行全程武装护航。
新一代的“大清”级改进型巡洋舰“大清-丙”级是执行这次护航任务的主力战舰,该舰的舰体结构、动力系统、机电设备、舰载武器、光电装置等都得到更新,满载排水量增加到4千多吨,改善了居住条件和远洋航行能力,作战性能更为出色。所有舰艇都漆成与北宁海警部队舰艇一样的白色上层建筑和蓝色舰体,悬挂大清黄龙旗,军容威武,向全世界展示着大清帝国海军的新形象。
第八十七章 我给予你们藩国地位
中南半岛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和南亚次大陆之间,半岛陆地深楔入中国南海与印度洋,半岛最南端的马来半岛与对面的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就是马六甲海峡。
中南半岛总面积2百多万平方公里,半岛上山脉、河川纵横,平原、草原和热带雨林密布,气候炎热,降雨丰沛。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尤以天然橡胶、油棕等产量在世界上居重要地位。
半岛诸国中,除了缅甸的仁安羌油田是值得一提的近代工业设施外,其他国家均为落后的农业国,以水稻、甘蔗、椰油、胡椒等农作物产量最大,几乎没有近代意义的工业。这其中,只有暹罗一直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半岛东部全部是法国的殖民地,称为法属印度支那;西部与印度大陆接壤地区以及半岛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北岸地区均为英国殖民地,偌大的中南半岛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瓜分。
而中南半岛与中国陆海相连,自古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一地区定居的中国移民占本地区人口的很大比例,构成了本地区社会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群体。
以位于中南半岛最东边的国家越南为例,其从中国的秦朝时就被纳入中国的版图,到清朝时,其是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做为大清帝国的藩国而存在的,与朝鲜的性质一样。1884年,法国侵略军击败越军和驻越清军,占领越南,自此,越南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